文/张垣
4月6日,乡村基快餐连锁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乡村基”)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高盛、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是公司第三次递表,该公司曾于2022年1月25日、7月29日递表港交所主板。
招股书显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扩张餐厅网络、深化市场渗透率并按需要翻新现有餐厅;加强供应链能力;加强技术能力以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以及用作一般企业用途。
招股书显示,乡村基发家于重庆,旗下拥有乡村基和大米先生两大平价快餐品牌,其中,乡村基首家门店于1996年开业,主打川菜;大米先生首家门店于2011年开业,以地方菜式为主,主打包括湖南、江浙、广东风味的地方菜品,并采用称菜、小碗菜等模式售卖。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乡村基拥有1154家直营餐厅,包含551家乡村基餐厅以及603家大米先生餐厅,但大米先生的扩张速度显著高于乡村基,2019~2022年大米先生门店数累计增长了125%,同期乡村基门店仅增加了49%。
根据乡村基委托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做的调查报告,“按2022年直营连锁餐厅数量及所得收入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直营中式快餐集团,而按总收入计,公司是第四大中式快餐集团,于2022年占中国中式快餐店市场0.6%的市场份额”。
虽然招股书中,乡村基称已成为“中国餐饮行业中最大的直营中式快餐集团”,但数据上来看,乡村基的盈利能力不如对手老乡鸡,其直营模式也成为盈利负担。同时,乡村基近六成门店位于川渝,能否走向全国、争取更多市场份额有待观望。
招股书显示,2019~2022年,乡村基实现营收32.57亿元、31.61亿元、46.18亿元、47.06亿元;报告期内的净利润分别为8270.2万元、-242.4万元、1.09亿元和3083.8万元。可以发现,即便是疫情前的2019年,公司的净利润率也仅仅只有2.5%,而2022年则只有0.66%(加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调整后也仅有1.6%),以1154家餐厅计算,2022年平均每家餐厅年利润仅2.67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9~2022年的四年间,公司餐厅业务收入累计仅增长24.37%;主要增长来源于受新冠疫情影响带动的外卖需求,近四年乡村基外卖业务的营收增幅达103.3%。
而从公司披露的经营数据看,无论是主品牌乡村基还是增长较快的大米先生,2019~2022年期间,客单价都处于增长停滞阶段,甚至有所回落。
乡村基方面也提示称,目前公司业务对两大连锁品牌依赖度较高,未来扩张计划的效果将对公司业务产生重大影响。不过在不停开店的同时,乡村基的关店数量也在持续增加,过去四年分别关闭了26家、52家、77家及74家乡村基品牌餐厅,2022年乡村基餐厅净减少24家。
此外,2019~2022年乡村基来来自重庆及四川省内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7.1%、76.7%、66.1%及60.0%,相关地区的餐饮行业的变化可能对业务产生重大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乡村基开始缓慢向外扩张。过去三年,乡村基在江苏和浙江的门店数量由零增加到了17家;大米先生上海地区门店由14家增至127家,广东门店从零增至17家,湖北门店由152家升至197家。
在乡村基的运营成本中,原材料和耗材占成本比例最高,披露期四年占比均保持在43%左右;其次是员工成本,2022年乡村基的员工成本高达11.74亿元,占比25%;物业租金和水电占据7%左右的成本,租金、水电、折旧等费用均超过1亿元;而外卖服务费占据8.8%的成本。
过去四年,乡村基外卖业务收入分别为8.45亿元、11.37亿元、15.39亿元、17.18亿元,占比分别为26%、36%、33.4%、36.5%。同期,外卖服务费分别为1.95亿元、2.92亿元、3.82亿元和4.16亿元,分别占外卖业务收入的23.02%、25.67%、24.81%和24.21%。
招股书披露,第三方外卖平台收取乡村基的每笔订单的外卖服务费占相关外卖订单产生的收入8%—22%。
融资方面,自2007年成立至今,乡村基共获得过4轮融资。2007年9月,红杉中国、海纳亚洲创投基金参与乡村基的A轮融资,交易金额为1300万美元。2010年3月,劲邦资本、蔚蓝资本作为投资方,参与乡村基的B轮融资。
2010年9月,乡村基赴纽交所挂牌,成为首个在美上市的中国快餐连锁企业。然而,因业绩不理想,乡村基选择私有化,在2016年4月与纽交所告别。
2020年,乡村基再次获得红衫中国的数亿元融资。融资后估值达47.5亿元。
另据招股书披露,知名风投机构SIG和红杉中国分别持有乡村基IPO前14.36%和7.88%的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