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人工智能(AI)竞争日趋白热化之际,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再度掀起科技业风暴。 当地时间8月12日,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公开威胁将对苹果公司提起反垄断诉讼,理由是苹果在App Store排名和推荐中明显偏袒OpenAI,打压马斯克旗下AI聊天机器人Grok的曝光度。马斯克直言,这是毫无疑问的反垄断违规,并公开贬低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
英国《金融时报》11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称,为取得对中国市场的半导体出口许可,英伟达公司和超威半导体公司(AMD)已与美国政府达成一项非同寻常的协议,同意将在中国市场销售收入的15%上交给美国政府,这种交换条件被认为是前所未有的。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是本届美国政府深涉企业业务经营的又一表现,一系列相关行为将不可避免地冲击美国所谓自由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市场交易
8月7日,苹果公司宣布重大投资计划,承诺向美国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显著提速其本土化战略进程。至此,苹果未来四年在美国的总投资承诺将达到6000亿美元。 与此同时,苹果揭晓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美国制造计划(American Manufacturing Program,AMP),旨在将更多供应链环节与先进制造能力引入美国本土。该计划不仅将深化苹果自身在美国各地的投资布局,更将有力推动其全球合作伙伴在美
记者10日从昆明理工大学获悉,该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晶界稳定技术,成功解决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长期面临的效率与稳定性瓶颈问题,为高效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关键支撑。这一重要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材料》上。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光电转换效率高,被视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核心方向。然而,电池内部残留的碘化铅容易导致晶界不稳定,长期使用后效率衰减严重,这一问题始终制约其商业化进程。 针对
当地时间8月7日,OpenAI终于推出了基础大模型更新,GPT-5面世了。 这是我们迄今为止最智能、最快、最有用的模型,有内置思维能力,可以将专家及智能交到每个人手中。OpenAI表示,这款模型在编程、数学、写作、健康、视觉智能等领域有最先进的性能,且知道何时应该快速响应、何时应该思考更长时间。目前GPT-5可供所有用户使用,但免费用户还需要等待几天时间才能使用完整的推理功能,Plus订阅用户则能
据微信公众号中国载人航天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试验工况多、试验周期长、技术难度高,是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的一个关键节点。 揽月月面着陆器是我国面向首次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全新研制的地外天体载人下降与上升飞行器,由登月舱和推进舱组成,主要用于环月轨
据未来科学大奖网站消息,8月6日,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季强、徐星、周忠和、方忠、戴希、丁洪、卢志远获奖。 其中,季强、徐星、周忠和因发现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获得生命科学奖。 自1868年Thomas Huxley提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设想以来,该观点长期存在争议。1970年代,John Ostrom重新复活该假说,并提出鸟类源自一种小型虚骨龙类恐龙。1990年代,季强和陈丕基(
8月6日,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2660MW)1号火电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试运期间,机组运行稳定,各项性能指标优良,平均负荷率达到90%。这标志着搭载世界首台660MW超超临界W火焰锅炉的1号机组已完全具备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的条件。 作为项目核心创新点,世界首台660MW超超临界W火焰锅炉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设计发电标煤耗低至284.01克/千瓦时,较其他传统
中国高强低温钢1号是一种主要用于超导磁约束聚变装置的材料,也是我国首创的一种新型材料。它的存在,能让聚变堆的心脏稳固坚韧。 今年5月,我国首个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进入总装阶段,建成后将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现场装配的6000吨左右部件中,由中国高强低温钢1号做成的超导导体铠甲和线圈盒直线段部件达500吨。 如今,中国高强低温钢1号已实现批量生产。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诞生经历了长达10年的
据微信公众号我们的太空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8月4日18时21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87次飞行。
微信公众号浙江大学8月2日消息,人类大脑是一部极其高效的计算机,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可处理视觉、听觉、语言、学习、推理、决策、规划等各类任务。类脑计算即是将生物神经网络的工作机理应用于计算机系统设计中,构建像大脑一样的低功耗、高并行、高效率、智能化的计算系统。 8月2日,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磅发布最新研制的新一代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Darwin Monkey(悟空),这是国际上首台神经
8月3日,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吨级以上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首次实现远海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这一突破不仅创新了海上物资补给模式,更标志着我国在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中迈出关键一步。 我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凯瑞鸥,装载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物资,从深圳陆地起降点起飞。经过58分钟的跨海域飞行,降落在距离深圳海岸线150公里的海上油气平台,成功完成了运输任务。 中国海油深圳分
7月28日,由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携手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人工智能研究院及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长三角国创中心重大项目公司上海具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生态论坛具身智能: 从科学走向产业的探索与创新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 具身智能作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前沿领域,正突破传统人工智能的虚拟边界,赋予AI在真实物理世界中感知环境、执行任务的能力。其产业化应用不仅能显著提升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超过150款人形机器人同台竞技,也吸引了国内主要投资机构前来“寻宝”。
7月28日12时33分,大皖新闻记者走入合肥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只见大屏幕上的合肥虚拟电厂系统显示着:合肥电网最大负荷1186.9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出力266.8万千瓦,占比22.5%。
北京时间2025年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85次飞行。(总台央视记者 杨弘杨 刘鑫蕊 曹译 李宸)
可控核聚变赛道,迎来国家队! 7月22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聚变公司)在沪挂牌成立。作为推进我国聚变工程化、商业化的创新主体,中国聚变公司将重点布局总体设计、技术验证、数字化研发等业务,并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和资本运作平台。 逾百亿元资金布局聚变能源赛道 挂牌成立大会上,中国聚变公司与中核集团、中国石油昆仑资本、上海未来聚变、中国核电、浙能电力、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和四川重科聚变等股东方
记者21日从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获悉,该中心技术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奶牛种用胚胎基因组遗传评估芯片和高产、抗病、长生产期功能强化基因组预测芯片。该系列基因芯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我国基因芯片检测遗传评估技术空白。 基因芯片是一种基于微阵列技术的高通量生物信息分析手段,可以用于检测生产性能关联功能基因的位置、含量、类型等,并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特点。此前,该技术已被欧、美等发达国家广
日前,全球首艘8万吨级通海养殖工船森海先锋号在河北秦皇岛完成交付,这是全球首个获得中国船级社完全入级认证的通海型养殖工船,标志着我国在深远海智能化、规模化养殖装备领域实现突破。 这艘海上巨无霸是由一艘巴拿马型散货船改造而成,总长224.9米,型宽32.2米,型深18.5米,拥有7个大型养殖舱,水体近8万立方米。这艘船能抗17级风浪,设计寿命20年以上。它最大的创新,是在船体侧舷和底部科学开孔,让舱
此次政策调整或许能为美国企业争取短期市场空间,但从长期来看,全球芯片领域的技术竞争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自主创新仍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核心方向。 一身唐装,首次中文演讲,年内第三次来中国的芯片巨头英伟达CEO黄仁勋在7月16日第三届链博会上高度评价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称中国的供应链是一个奇迹,并明确表示,中国的开源AI(人工智能)是推动全球进步的催化剂,使各国和各行业都能参与AI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