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垣
8月下旬召开的中国第二届高寒生态奶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北大荒集团北京分公司党委书记吴向东表示,集团将在资本层面加大对完达山的支持,帮助完达山冲击国内IPO。其实在今年年初,北大荒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将所持有的6.6%完达山股份,转让给黑龙江省农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就算是正式表露出在2022年重启IPO计划的意向。
而这是自2000年起,完达山第四次对IPO发起冲击。
公开资料显示,完达山乳业成立于1965年,隶属于北大荒农垦集团控股公司,总部在黑龙江,旗下有生产奶粉、液态奶、豆制品、米麦制品等近150个品种。
当年,受惠于北大荒的开垦史,完达山食品厂建立。随着1997年国企改制潮袭来,完达山又“华丽转身”顺利完成改制。彼时企业荣誉加身,而与其同一批次改制成功的,还有长虹、海尔、TCL等明星国企。
2000年完达山开始筹备A股上市,并在2003年完成了第一次上市辅导。此时的完达山已经完成过会,拟公开发行6000万股,募资4.2亿元,主承销商为东北证券。但是在即将上市的关键时刻,2003年底发生了董事长撤换事件,完达山无法向有关部门报送材料,进而导致上市搁浅。
2005年,完达山牵手统一集团。后者财大气粗,豪掷3亿收购完达山15%的股权。然而,双方合作还没来得及铺开,中国乳业格局就已悄然发生变化。
2007年,完达山再次提出上市计划,而后却被曝出产品积压等诸多经营问题,上市计划再度终止。
2008年三氯氰胺事件的爆发,国产乳制品行业口碑形象一落千丈,完达山的上市计划也被迫中止。
2015年年底,统一集团将持有的完达山股份减至9%。
2017年完达山第三次冲击上市。但倒霉的是,这次却又因持股公司烟台完达山资金链断裂,并引发停产欠薪事件。作为关联方,完达山不得不接盘为其清偿债务,由此第三次IPO计划也无奈停滞
2019年,完达山又一次重启IPO,并且和“双百亿”目标一样,将计划实施时间定在2025年。
“双百亿”目标是完达山新任董事长王贵于2019年提出的——即到2025年实现收入100亿元,上市后市值超过100亿元,并启动了完达山第四次IPO计划,希望能在2025年完成上市。
但完达山显然等不到2025年了,据悉,王贵在2020年10月的一次专题会议上表示“完达山已到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关键时刻”,冲击IPO的进程也被提前到了2022年。
2021年,完达山共实现营收50.8亿元,刚刚超过2020年定下的50亿元目标。不过,完达山却并没有公布2021年的净利润数据。但是按照2020年完达山营收42.5亿元,利润5000万元来看,净利润仅1.2%。有业内人士直指,完达山不披露2021年利润是因为利润过低害怕被外界批评。
从企业如今避而不谈的情形来看,完达山2021年给自己定下的1个亿的利润目标恐怕未能达成。而且按照去年的营收规模,盈利水平估计也并不高,即使达到了1个亿的净利润目标,也不及飞鹤等其他乳企的零头。
而在今年7月举办的2022年半年工作会议上,完达山对于业绩情况也表述的十分模糊: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与同期相比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既没有披露具体数额,也没有披露数据增幅,经营状况成迷。
遥想早年的2004年,完达山以13.5亿元的销售收入,1262万元的净利润,在全国乳企综合排名中位居第四,仅次于伊利、蒙牛和光明。而如今,曾经的老对手伊利、蒙牛,在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05.96亿、881.41亿,净利润分别为87.05、50.26亿,已不是同一量级。
即便当年在体量上无法和完达山相提并论的飞鹤乳业,如今也将其甩远。数据显示,飞鹤2021年营业收入达227.8亿元,净利润为69亿元。光是飞鹤的利润,就已大幅超过完达山的营收总额。
此外,完达山还多次涉及诈骗案,虚假宣传、食品安全等黑历史更是恐拉低市场期待。
2020年11月,完达山旗下的“乳臻牛初乳粉”被曝卷入了北京某起诈骗案之中。据报道,北京大钟寺附近,悬挂完达山门头的某家食品经销店,在经营过程中,店员将该款乳制品吹嘘为“包治百病”的神药,以超出原价十数倍的价格,专门向老年人出售。
根据警方的通报,涉事产品出厂价为480元,但是却被诈骗人员哄抬至6400元,实质构成了诈骗罪。尽管实施诈骗的是经销商一方工作人员,与完达山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业内专家分析,完达山的品牌授权或许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也需要承担一定的管理责任。
而且在此之前,同一款产品,同一个诈骗套路,最早在2016年就曾被曝出有老年人遭受损失。再加上2019年有诈骗团伙,以侵权的方式伪装完达山集团品牌授权,从2018年开始就组织了围绕“完达山牛初乳乳胶囊”的诈骗行为,完达山在品牌授权方面的疏漏,或许还需要在招股书中进行详细解释才行。
通过天眼查也能看到,完达山长期以来都面临着不小的司法风险,有关人事管理的劳动争议,也在需要进行详细解释的范围内。
与此同时,还有2012年被曝光的“变质过期奶”重新包装上市、2016年被监管部门点名审计结果存在缺陷、2018年被曝子公司资金链断裂遭司法拍卖等“黑历史”。
文/张垣
8月下旬召开的中国第二届高寒生态奶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北大荒集团北京分公司党委书记吴向东表示,集团将在资本层面加大对完达山的支持,帮助完达山冲击国内IPO。其实在今年年初,北大荒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将所持有的6.6%完达山股份,转让给黑龙江省农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就算是正式表露出在2022年重启IPO计划的意向。
而这是自2000年起,完达山第四次对IPO发起冲击。
公开资料显示,完达山乳业成立于1965年,隶属于北大荒农垦集团控股公司,总部在黑龙江,旗下有生产奶粉、液态奶、豆制品、米麦制品等近150个品种。
当年,受惠于北大荒的开垦史,完达山食品厂建立。随着1997年国企改制潮袭来,完达山又“华丽转身”顺利完成改制。彼时企业荣誉加身,而与其同一批次改制成功的,还有长虹、海尔、TCL等明星国企。
2000年完达山开始筹备A股上市,并在2003年完成了第一次上市辅导。此时的完达山已经完成过会,拟公开发行6000万股,募资4.2亿元,主承销商为东北证券。但是在即将上市的关键时刻,2003年底发生了董事长撤换事件,完达山无法向有关部门报送材料,进而导致上市搁浅。
2005年,完达山牵手统一集团。后者财大气粗,豪掷3亿收购完达山15%的股权。然而,双方合作还没来得及铺开,中国乳业格局就已悄然发生变化。
2007年,完达山再次提出上市计划,而后却被曝出产品积压等诸多经营问题,上市计划再度终止。
2008年三氯氰胺事件的爆发,国产乳制品行业口碑形象一落千丈,完达山的上市计划也被迫中止。
2015年年底,统一集团将持有的完达山股份减至9%。
2017年完达山第三次冲击上市。但倒霉的是,这次却又因持股公司烟台完达山资金链断裂,并引发停产欠薪事件。作为关联方,完达山不得不接盘为其清偿债务,由此第三次IPO计划也无奈停滞
2019年,完达山又一次重启IPO,并且和“双百亿”目标一样,将计划实施时间定在2025年。
“双百亿”目标是完达山新任董事长王贵于2019年提出的——即到2025年实现收入100亿元,上市后市值超过100亿元,并启动了完达山第四次IPO计划,希望能在2025年完成上市。
但完达山显然等不到2025年了,据悉,王贵在2020年10月的一次专题会议上表示“完达山已到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关键时刻”,冲击IPO的进程也被提前到了2022年。
2021年,完达山共实现营收50.8亿元,刚刚超过2020年定下的50亿元目标。不过,完达山却并没有公布2021年的净利润数据。但是按照2020年完达山营收42.5亿元,利润5000万元来看,净利润仅1.2%。有业内人士直指,完达山不披露2021年利润是因为利润过低害怕被外界批评。
从企业如今避而不谈的情形来看,完达山2021年给自己定下的1个亿的利润目标恐怕未能达成。而且按照去年的营收规模,盈利水平估计也并不高,即使达到了1个亿的净利润目标,也不及飞鹤等其他乳企的零头。
而在今年7月举办的2022年半年工作会议上,完达山对于业绩情况也表述的十分模糊: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与同期相比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既没有披露具体数额,也没有披露数据增幅,经营状况成迷。
遥想早年的2004年,完达山以13.5亿元的销售收入,1262万元的净利润,在全国乳企综合排名中位居第四,仅次于伊利、蒙牛和光明。而如今,曾经的老对手伊利、蒙牛,在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05.96亿、881.41亿,净利润分别为87.05、50.26亿,已不是同一量级。
即便当年在体量上无法和完达山相提并论的飞鹤乳业,如今也将其甩远。数据显示,飞鹤2021年营业收入达227.8亿元,净利润为69亿元。光是飞鹤的利润,就已大幅超过完达山的营收总额。
此外,完达山还多次涉及诈骗案,虚假宣传、食品安全等黑历史更是恐拉低市场期待。
2020年11月,完达山旗下的“乳臻牛初乳粉”被曝卷入了北京某起诈骗案之中。据报道,北京大钟寺附近,悬挂完达山门头的某家食品经销店,在经营过程中,店员将该款乳制品吹嘘为“包治百病”的神药,以超出原价十数倍的价格,专门向老年人出售。
根据警方的通报,涉事产品出厂价为480元,但是却被诈骗人员哄抬至6400元,实质构成了诈骗罪。尽管实施诈骗的是经销商一方工作人员,与完达山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业内专家分析,完达山的品牌授权或许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也需要承担一定的管理责任。
而且在此之前,同一款产品,同一个诈骗套路,最早在2016年就曾被曝出有老年人遭受损失。再加上2019年有诈骗团伙,以侵权的方式伪装完达山集团品牌授权,从2018年开始就组织了围绕“完达山牛初乳乳胶囊”的诈骗行为,完达山在品牌授权方面的疏漏,或许还需要在招股书中进行详细解释才行。
通过天眼查也能看到,完达山长期以来都面临着不小的司法风险,有关人事管理的劳动争议,也在需要进行详细解释的范围内。
与此同时,还有2012年被曝光的“变质过期奶”重新包装上市、2016年被监管部门点名审计结果存在缺陷、2018年被曝子公司资金链断裂遭司法拍卖等“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