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亿流动性安排!人民币国际化多了一个重要“水库”

据央行网站消息,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清算银行(BIS)签署了参加人民币流动性安排(RMBLA)的协议。“人民币流动性安排”是什么?它又是如何运作的?

6月28日上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研究员夏广涛对观察者网表示,人民币流动性安排是一项针对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属性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一项进一步夯实全球金融安全网的制度安排,旨在解决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国际市场可能出现的人民币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人民币流动性安排是一个“储备资金池”,这个“资金池”是多方参与的。按照它的要求,各个参与方要在这个池子里放入不低于150亿人民币或者等值美元的储备。大家共同出资,当某个参与方面临流动性紧缺的时候,这个“资金池”就可以为其央行,提供额外的人民币流动性支持。

这就好比大家共同出资,提前存放了一笔人民币。有了这笔“共同存款”,当某位成员突然需要人民币,其自家央行人民币又不足的时候,那么他从这笔“存款”中直接支取人民币即可。有了这笔存款,需要人民币的一方,在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也不会面临无人民币可买的情况。

人民币流动性紧缺是怎么出现的?

举例来说,某个国家A国和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往来很多,而且很多贸易是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可能出于本国投资人民币资产的渠道相对欠缺等因素,在国际贸易完成后,A国企业等主体会把人民币换成他国货币(美元),或者本国货币。当他们把人民币换走以后,可能在未来又会突然出现新的人民币使用需求,就需要去外汇市场兑换。如果此时市场上兑换人民币的主体很多,就会使得外汇市场上的人民币供不应求,出现人民币流动性不足。

夏广涛表示,人民币在2016年10月1日年加入了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自那时起,人民币就正式成为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在使用人民币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紧急的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为了应对这种紧急情况,就需要借助这种储备资金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民币流动性安排。

越多的主体参与到这个储备池中,对于应对人民币流动性短缺和分摊金融风险就更有利。每家缴纳150亿,算上中国人民银行,现在6家就有900亿人民币。大家把钱都存放在国际清算银行里,那么有需要时,参与方就可以使用自己存放的那一部分——甚至还可以额外“多用一点”。 

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所有认缴主体同时面临人民币流动性紧缺的情况。比如印尼央行缺人民币,但是同期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可能就不缺。假设这个时候印尼需要250亿人民币,那么现在他不仅可以提取自己认缴的150亿,还可以通过国际清算银行提供的抵押流动性窗口,使用受到认可的合格抵押品,提取这个池子中其他参与方存放的人民币。

使用完以后,印尼再向这个资金池归还之前提取的人民币——既包括自己认缴的部分,又包括他国认缴的部分——同时赎回其抵押品。这就是说,在需要人民币流动性时,参与方可以加杠杆地提取人民币来满足需求。一般情况下存入150亿,最多能取走300亿元。

上一篇:ST辅仁年报“难产”三发退市风险提示 曾连续四年年报信披违规
下一篇:马可波罗冲刺IPO:申请前突击分红 同一项目反复圈钱

舆情

更多

多媒体

更多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