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垣
11月4日,广东快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KK Technology Company Holdings Limited(以下简称“KK集团”)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IPO上市,摩根士丹利、瑞信为其联席保荐人。
KK集团是一家综合型多品牌零售商,产品组合涵盖美妆、潮玩、食品及饮品、家居品及文具等。自2015年成立以来,从一家KK馆扩展到680家门店,KK集团陆续推出主打进口品集合的KK馆、主打精致生活集合的KKV、主打美妆集合店品牌THE COLORIST调色师、全球潮玩集合品牌X11等线下零售品牌。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KK集团分别实现GMV(成交总额)1.88亿元、6.52亿元和22.54亿元,GMV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246.2%,今年上半年已超过22亿元,几乎与去年全年持平。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也由2019年的27.1%、2020年的30.4%持续攀升至2021上半年的36.2%。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KK集团2020年的中国潮流零售市场交易总额(GMV)达22.54亿元,位列中国潮流零售商的第三位,且在前十大潮流零售商中增速排名第一。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门店扩张,KK集团的经营亏损也在持续放大。招股书显示,从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KK集团收入分别为1.55亿元、4.64亿元、16.46亿元,净亏损额分别为0.79亿元、5.15亿元和20.17亿元;2021年上半年,KK集团收入16.83亿元,净亏损达到43.97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亏损5.29亿元飙升7.3倍。
据招股书显示,对于亏损的主要原因,KK集团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是为了持续提升业务规模及门店网络的投资,以及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平值增加所致。
业务方面,就目前来看,作为KK馆的Plus版本,2019年推出的主打精致生活零售KKV已经取代KK馆成为了KK集团的支柱。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KKV的收入分别为0.82亿元、8.35亿元和10.49亿元,占比总营收分别为17.7%、50.7%和62.3%。
由于是潮流集合店,KK集团旗下的门店往往选在人流量较大的城市商圈内,且门店面积最小的KK馆80平方米起,最大的X11甚至达到5500平方米,这使其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和更大品牌影响力。
不仅面积大,集合店的定位也使得KK集团的产品种类很多。截至2021年6月末,KK集团拥有1145个合作品牌,超过2万个SKU(库存单位)。
但这也意味着,每一家KK集团旗下的门店开业时都需要巨大的房租、货款、装修等投入。而门店数量能扩张得如此之快,很大程度上源于KK集团独特的加盟机制。
根据相关安排,加盟商不仅会与KK集团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还可以从KK集团获得贷款及预付款。
招股书透露,KK集团曾向加盟商提供无担保并计息的贷款,以为其相关门店的营运(包括有关门店初创、装饰相关的开支及成本以及其他营运相关开支)提供资金。截至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2月31日以及2021年6月30日,KK集团提供给加盟商的贷款分别为零、人民币0.35亿元、2.72亿元、2.58亿元。
根据《贷款通则》第21条及第61条,仅有持牌金融机构可合法从事放贷业务,非金融机构的公司之间的贷款则被禁止。
KK集团表示,尽管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并未收到任何有关向关联方提供贷款的申索或处罚通知,KK集团无法保证中国人民银行未来不会对其处以可能为贷款垫付活动所产生收入(即所收取利息)一至五倍的罚款。而目前这种“扶持政策”自2021年6月30日起已经戛然而止,KK集团同时宣布将不再提供预付款项。
根据招股书,在KK集团的680家门店中,截至到2021年6月30日,KK集团经营281家KKV门店,其中有278家位于中国30个省的97个城市,三家位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截至最后可行日期,KK馆门店数量107家,KKV门店数量约为KK馆同期的3倍。
KK集团发展迅速,不仅门店快速扩张,更获得了多轮融资。
招股书显示,从2016年3月开始,到2021年6月,KK集团共进行了7轮融资,投资方阵容盛大——深创投、CMC资本、经纬中国、五岳资本、渶策资本、洪泰基金、黑蚁资本、璀璨资本、Kamet Capital、京东等知名投资机构参与,总融资额超过30亿元,其中2019年10月完成D轮融资时,KK集团的估值就已经超过10亿美元,2021年的F轮更是一次就拉到了近3亿美元的投资,投后估值约30亿美元。
但据招股书显示,KK集团仍处于“缺钱”状态,2018年~2021上半年,KK集团的负债净额分别为1.01亿元、7.12亿元、27.10亿元和69.82亿元。与之相对应的是,KK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0.28亿元、2.33亿元、1.68亿元以及11.17亿元。
需要注意的风险是,KK集团的现金远远无法覆盖其当期负债。现金流的短缺,若无法支付供应商货款和退还联营加盟商的保证金,也将拖累其快速扩张的步伐。
另一方面,同样抓住风口崛起的,并不是只有KK集团。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GMV计算,2020年前五大参与者的总市场规模为305亿元,占据的市场份额约15.6%。其中,位列第三的KK集团市场份额仅为1.2%。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KK集团拟在未来3年用于持续发展门店网络并进一步提高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投资技术举措以增强商品挑选能力及提升业务的数字化程度、扩大及优化供应链及分销渠道以维持业务增长、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集金额未披露。
按招股书,KK集团计划于2021年及2022年分别在全国增设约290家及270家新零售店,其中KKV门店约152家及110家、THE COLORIST门店约68家及70家、X11门店约26家及40家,KK馆门店约44家及50家。
然而,进入2021年后,KK集团却放缓了开店速度,同时关闭绩效不达标的门店——对其而言,这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2019、2020年,其全年分别净增131家和345家门店。而根据最新的计划,集团2021、2022年将新开门店290家及270家,均不敌去年的门店净增数。据报道,2021年下半年,其已至少关闭19家KKV门店、22家调色师门店、4家X11门店及27家KK馆门店。
探究原因,一方面是不少门店经营效益不及预期,另一方面库存积压、自身经营能力有限等风险也在拖累KK集团的扩张步伐。
作为实体零售企业,库存周转效率是最核心的经营指标之一,与同行名创优品相比,KK集团的这一指标令人堪忧。2018年~2021年上半年,KK集团的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163天、301天、196天及150天。而名创优品在2019、2020财年的存货周转天数仅为62.71天、77.94天,二者的存货变现效率差异明显。
差异主要源于三点。首先,在门店装潢设计上,KK集团动辄上千平米的大店重视体验感,追求“极致美学”,作为门面担当的彩虹“美妆蛋墙”“饰品墙”都会增加企业存货。
同时,对于潮流零售而言,为了时刻抓住年轻人的眼球,店内SKU需要“新”且“广”,快速上新、迭代的操作从根本上就容易产生库存积压的风险。截至2021年6月30日,KK集团的四个零售品牌共向消费者提供18个主要品类,超过2万个SKU的潮流产品。
更重要的是,其依赖于向第三方品牌采购商品的模式也会极大加剧库存风险。截至2021年6月30日,KK集团向全球1145个第三方品牌合作伙伴采购商品。2018年~2021年上半年,第三方品牌商品销售分别占集团总营收的98.6%、92.3%、87.7%、89.1%及86.6%。相比之下,名创优品销售的商品以自有品牌为主,可以更好地以终端需求反向指导商品的设计、生产、选品和营销等环节,尽可能地降低滞销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