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垣
11月4日晚,分众传媒公告称,公司当日审议通过《关于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 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及转为境外募集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公司将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对于赴港上市,公司称为深入推进公司国际化战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实力、拓宽融资渠道。
截至5日收盘,分众传媒司A股股价7.43元/股,市值1073亿元。一旦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功,将标准着国内第一家实现“A+H”双融资平台的梯媒企业就此诞生,也意味着香港资本市场多了一家市值超过千亿的上市企业。此外,分众还是国内为数不多在美股、港股、A股三大交易所上过市的企业。
分众传媒表示,本次发行上市将在充分考虑现有股东的利益以及发行风险等情况下,根据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目前,公司正积极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发行上市的相关工作进行商讨,除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相关议案外,其他关于H股发行的具体细节尚未确定。
本次发行上市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并需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审核,本次发行上市能否通过审议和审核程序并最终实施具有重大不确定性。
出海8年终归A
分众传媒成立于2003年,创建了电梯媒体广告模式。公开资料显示,分众传媒主营业务为生活圈媒体的开发和运营,主要产品为楼宇媒体(包含电梯电视媒体和电梯海报媒体)、影院银幕广告媒体和终端卖场媒体等,覆盖城市主流消费人群的工作场景、生活场景、娱乐场景和消费场景,并相互整合成为生活圈媒体网络。
2005年,成立仅两年的分众传媒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头顶着“中国传媒第一股”的光环成为中概股“当红小生”。
首次出海即获成功的分众传媒,在创始人江南春操控之下,于资本市场尽显“鲸吞”之姿,短短两年时间不到,就吃下60多家公司,并在美掀起“分众热潮”,股价被推升至历史高点65美元。
2005年10月,以1.83亿美元收购中国最大的公寓电梯海报公司——框架传媒;2006年1月,以3.25亿美元收购了国内第二大楼宇媒体商,亦是分众竞争对手——聚众传媒;2006年3月,以3,000万美元收购了手机广告商凯威点告,后重组为分众无线;2006年8月,收购影院广告公司ACL,并更名为影院网络;2006年12月,收购全国最大的高校平面媒体运营商——动力传媒;2007年3月,以2.99亿美元收购中国网络广告的最大代理商——好耶;2007年12月,斥资1.68亿美元收购卖场数字广告网络公司——玺诚传媒,等等。
据悉,2005年至2007年,分众先后投资和收购了60多家公司,耗资约16亿美元。
分众传媒曾于2007年,要以换股方式收并购新浪,称自己是仅次于央视和上海文广的传媒集团。而后于2009年,分众与新浪的合并以流产告吹。
值得注意的是,江南春非常喜欢收购即将IPO的企业,而且出手非常阔气。例如,2007年收购的好耶和玺诚传媒,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然而,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315晚会对垃圾短信的曝光,始作俑者“分众无线”业务关停,叠加收购资产表现不及预期等一系列利空消息接踵而至,分众业绩及股价遭遇戴维斯双杀。据统计,2008年分众股价跌幅达85%。
自此之后,分众传媒开始大量剥离并购失败的资产,对外宣称回归主业。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分众共约16亿美元的收购中,累计减记了11亿美元,总的资产减记额超过分众现有企业价值的三分之一。而这也成为后来做空机构浑水(Muddy Waters)做空分众的重要把柄之一,以及美国SEC对分众展开调查的动因之一。
2011年,浑水"突袭"分众,抛出80多页的做空报告,打响做空的第一枪。其中,就有一项针对分众此前收购资产,而进行的做空论述。浑水指出,分众高溢价收购导致高亏损,对此建议卖出该股票。
从2011年底开始,在和浑水五度交锋之后,分众传媒终于“击溃”了做空者,股价一改颓势,稳步回升。但是,出乎人们意料的是,2012年,分众传媒提出私有化;2013年5月退市。
在美私有化退市之后,江南春与资方还签订了一系列对赌协议。据私有化协议约定,在私有化并购协议中提到,如果分众私有化完成的第四年公司仍未重新上市,股东和Giovanna Group Holdings(简称GGH)将按融资协议中的规定以及公司现金及公司持续运营情况,分配至少75%的利润给股东。
2015年,阔别二级市场2年的分众传媒,突然宣布借壳宏达新材,但是双方未能达成一致协议,分众第一次借壳失败;短短三个月,分众就迅速“联姻”处于亏损状态的七喜控股,重组之事于2015年12月获得证监会通过。此后,分众传媒便成为A股传媒板块龙头。
不过回A六年,分众传媒业绩表现有起伏。前三年公司营业收入增幅均超过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超过30%,最高年利润超过60亿元;到2018年开始,公司增收不增利;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当年归母净利润已下探至不足20亿元。
据了解,仅2017年分众传媒4名境外股东就累计减持49次,合计减持13.25亿股,合计套现金额高达151.95亿元。分众传媒因此被称为2017年A股“减持王”。到了2018年,减持依旧不减,原七喜控股创始人易贤忠再次减持555.18万股,套现金额约7,592.58万元,让分众股价一跌再跌。
股价低迷之际,分众抛出了30亿回购计划,以提振股价。然而,30亿回购计划进展并不顺利,出现了较大调整。2018年原计划不超30亿元回购,2019年调整为不超过20亿元回购,最终回购金额为15.3亿元。
此外,十大流通股东方面,阿里巴巴持股未发生改变,仍为分众传媒的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为88.51万股;东方红睿玺、明星基金经理李晓星掌管的“银华心佳”、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八零四组合均增加持仓;此外,广发稳健增长新进成为分众传媒的第九大流通股东;中信证券卓越成长相较于二季度末减持2.13万股,当前持股比例为0.82%。
发展瞄准海外市场
分众传媒此前发布的三季度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1.48亿元,同比增长41.56%,净利润44.23亿元,同比增长100.81%。 其中楼宇媒体实现营业收入102.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3.66%; 影院媒体实现营业收入8.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22.49%。
从三季报数据来看,分众传媒主要营收还是来自楼宇媒体,营收占比超92%。分众传媒表示,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内广告市场整体呈前低后高的走势。2021年,行业运行及公司经营节奏已基本恢复正常。在基数效应影响下,年初至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
同时,分众传媒还公布了2021年度经营业绩的预告,公司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0.2亿元至62亿元,同比增长50.36%至54.85%。四季度实现归母净利15.97亿元-17.77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11.3%至-1.3%。
分众传媒指出,2021年,虽然全年国内广告行业情况较2020年有一定程度的复苏,但是受宏观经济及疫情反复的影响,下半年广告市场需求承压。 在此背景下,公司仍在消费品领域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 同时受益于基数效应,因此公司2021年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公司电梯电视媒体中自营设备约75.6万台; 电梯海报媒体中自营设备约170.8万个; 参股公司电梯海报媒体设备约为27.4万个; 公司影院媒体签约影院1951家,1.35万个影厅。
作为电梯广告业务的首创者,分众传媒在国内市场具有压倒性优势。从营收规模来看,近三年分众传媒的收入均超过120亿元,而作为分众传媒在电梯广告市场中的三家主要竞争对手,有券商机构披露,新潮传媒、城市纵横、华语传媒的收入和净利润都远远落后于分众传媒。
而在国内鲜有对手之际,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是分众传媒赴港上市的重要原因。分众传媒早前披露,自2017年以来,公司相继在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海外市场进行布局,向世界输出楼宇电梯媒体这一中国原创模式。截至2021年7月31日,公司的生活圈媒体网络除了覆盖国内主要的约330个城市、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境外子公司拥有媒体设备约8.4万台,覆盖了韩国、泰国、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30多个主要城市。
分众传媒称,目前韩国以及新加坡海外业务已实现盈利。报告期内,FM Korea韩国电梯电视媒体广告业务实现盈利人民币2046.17万元;新加坡电梯电视媒体广告业务实现盈利人民币1529.32万元。2021年韩国业务预计实现收入超3亿元,新加坡业务预计实现收入超1亿元。
对于分众传媒的赴港上市计划,中金公司研报认为,公司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一方面,公司在韩国、新加坡市场的率先盈利基本论证梯媒模式在海外市场的可复制性;另一方面,公司出海将参与中国品牌全球化扩张,提升中国品牌对分众的信任度,为长期合作共赢关系奠定基础。
不过,随着垄断法出台及新竞争者加入,市场开始担忧分众传媒的发展处境。尤其是,背靠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巨头而起的竞争对手新潮传媒,近些年业务发展非常迅猛,引发市场对分众龙头地位及定价权的担忧。
除此之外,过去广告投入主力军的教育与房地产行业,目前正面临着政策调整,未来广告需求可能会大幅减少,对整体广告行业带来不利的影响。作为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广告的分众,业绩可持续性也引发市场的担忧。
在此背景之下,前三季度取得不俗表现的分众,股价依旧难有起色,趋于下跌态势。2月18日创下阶段新高后便开始震荡下跌,至今该股已经累计跌超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