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20年初,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完善受疫情影响的社会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对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金融机构要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农场项目负责人Jacqueline Mills在报告中指出, “低福利工业化养殖生产过量低品质的肉蛋奶制品,却要以人类健康和经济损失为代价。全球食物系统应向人道可持续的方向转型,有助于解决人、动物、环境共同面临的健康问题。我们需要进行九项系统性转变,从养殖系统、福利标准、健康饮食观念等方面共同提升。”
马云、黄峥、刘强东悉数离场,宣告一个时代正式结束。刘强东正式交棒。4月7日早间,京东集团宣布刘强东将卸任京东集团CEO一职,由京东集团总裁徐雷接任。刘强东仍将继续担任京东董事局主席一职。根据公告,徐雷后续将负责京东集团的日常运营工作,继续向刘强东汇报,而刘强东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长期战略设计、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年轻领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事业中。这一场景何其熟悉。过去十年间,消费互联网大潮翻涌,中国电商江湖红利遍尝。但过去三年,马云、黄峥接连勇退。刘强东此番卸任,意味着他将进一步远离一线日常业务,聚焦长期战略。从此,第一代电商枭雄全部退居二线,电商江湖再无王者之争。
继去年在广州东方宝泰广场开设内地首店后,又迅速在广州正佳广场、万菱汇和悦汇城落地,此外位于富力海珠城门店也在装修之中,预计今年5月开业。按照寿司郎的计划,三年内将在中国内地开设42至46家门店。这家日本老牌日料品牌的前身是1975年在日本大阪开业的“鲷寿司”,直到1984年才正式以经营回转寿司为主业。当时,回转寿司已在日本流行了近30年。随着当地消费升级,低质低价代名词的回转寿司式微,日本大众认为,好寿司要到高级料理餐厅才有。
由此看来,2022年开年后较为集中出现的中小酒商退群、名酒渠道信心摇摆,折射了酒业市场的严峻,同时也让厂商共同思考:大环境和市场变了,过去的厂商关系还适应吗?厂商关系不能一成不变,只有破旧才能立新,而一旦真正厂商一体的新秩序建立,酒业又将向前跨出一大步。
日前在一些日化美妆工厂流收到上游的涨价通知,如巴斯夫决定自4月1日起对欧洲市场所有聚氨酯产品实施进一步价格调整,LG化学自第二季度开始将针对ABS系列产品进行提价。后者提及的ABS产品包含染色材料,由于染色ABS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和耐油的特性,通常用在化妆品瓶上。化工企业的涨价潮也影响了化妆品原料生产厂商的生产成本,而有相关从业人员预计,到下半年这一波涨价潮会延续。
近日,距离登陆资本市场就差“临门一脚”的卫龙,因部分辣条产品的外包装广告语含有“约吗”“贼大”“强硬”等而引发热议。“卫龙辣条包装被指打低俗擦边球”“卫龙回应包装争议广告语”“卫龙致歉”话题接连登上微博热搜。该风波背后,身为“辣条一哥”的卫龙为何要在营销上“博眼球”?发展之路上还存在哪些隐忧?
近期,新能源汽车“涨”声一片。受产业周期、疫情、国际局势紧张等多重因素影响,汽车制造业上游原材料成本涨幅不断扩大,如每吨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一年内增长10倍。有分析认为,这已经背离了供需规律,是非正常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从需求角度判断,锂电池价格上涨或将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不过,在主管部门调控和各方努力下,动力电池价格将逐步回归理性。
随着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先后发布2021年业绩报告,行业再次将目光聚焦在了啤酒领域。在被称为“啤酒高端化元年”的2021年,华润啤酒、青岛啤酒行业两大龙头营收双双突破300亿元大关,结合此前发布2021年度业绩的百威亚太、重庆啤酒等啤酒企业的不俗表现,无疑均为行业发展提振了士气。实际上,随着啤酒产业规模趋于稳定,越来越多的酒企选择进行高端化来驱动业绩。包括华润啤酒、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百威亚太等在内的众多酒企,财报中均表达出高端化对于业绩的推动。
日前,#建议豆奶纳入国民饮奶计划#登上热搜,引发全民热议,豆奶行业再次被聚焦。另外,《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以豆奶为代表的植物蛋白食品受到多位人大代表的关注,将豆奶纳入到“学生饮奶均衡计划”也被提到议案中来。
尽管时至今日,在熬过艰难的两年后,瑞幸咖啡又靠业绩证明了其商业模式的可行性。3月24日,瑞幸咖啡公布了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瑞幸2021年净收入79.65亿元,同比增长97.5%;门店数量超过星巴克,突破6000家门店。其中,自营门店门店层面利润在2021年首次实现年度转正,达到12.528亿元,而2020年同期则为亏损4.347亿元。瑞幸之前在资本市场上已信誉尽毁。如今,随着规模扩大,业绩逐步向好,未来瑞幸会重返资本市场的声音渐起。对于二次上市,一位大钲资本中层人士透露,“郭谨一(瑞幸咖啡董事长、CEO)现在老说,我们要打造商业史的传奇,尽管这传奇还没有发生。”但显然,在资本和瑞幸管理层心中,他们相信奇迹会发生。
餐饮上市潮下,比萨企业也赶来冲刺IPO。3月28日,达美乐比萨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的独家总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达势股份”)已正式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挂牌上市。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按2020年营收来看,作为中国第三大的比萨公司,达势股份已连续三年亏损。2021年,在门店数量上,达势股份的468家门店与必胜客在华2000多家门店相比仍有很大距离。
4月1日,记者从建业集团内部获悉,建业集团与万达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旗下商业项目运营权合作达成一致。据了解,建业住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业地产)将全部商业项目以整体运营管理模式与珠海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商管)展开合作。万达全面负责相关商业项目的招商、对外租赁、运营和物业管理等业务。
上市四年后,拉夏贝尔真的要退市了。3月30日晚间,拉夏贝尔交了一份亏损8.21亿元的年度财报,与亏损财报同时来的还有上交所下发的拟终止上市通知。根据相关规定,拉夏贝尔2021年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触及终止上市条件,上交所对拉夏贝尔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对于后期发展,拉夏贝尔有着自己的规划,比如推新品牌、探索网红直播等新零售路径等,但在这之前,拉夏贝尔需要解决巨额的债务。
房企年报季,审计师压力大。近日,REDD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普华永道计划逐步退出民营房企的审计业务。“普华永道可能会对财务状况较好的开发商出具保留意见或者无保留意见带强调事项段,也可能直接拒绝签字。”一位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过的人士解释道,“如果一家地产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大体上没毛病,可其中部分重要信息没有得到证据支持,或者支持力很低,需要raise concern,普华永道就不会签无保留意见。”
4月1日早间,多家在港交所上市内地房企因未能在3月31日或之前披露2021年的年报数据而停牌。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停牌的房企包括中国恒大(03333.HK)、恒大汽车(00708.HK)、恒大物业(06666.HK)、融创中国(01918.HK)、世茂集团(00813.HK)、中国奥园(03883.HK)、奥园健康(03662.HK)、花样年控股(01777.HK)、彩生活(01778.HK)、佳兆业集团(01638.HK)、当代置业(01107.HK)、荣万家(02146.HK)、阳光100中国(02608.HK)等等。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网络餐饮服务餐饮安全管理规范》于4月1日实施。新规要求,打包好的食品容器应封盖或封口;应使用外卖包装封签或一次性封口的外包装袋等密封方式。记者探访发现,商场内的外卖餐品基本都用上了封签。
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就《意见》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3月14日,港交所官网披露了粤式火锅品牌捞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捞王”)的最新上市申请材料,计划募资2亿美元,中金公司和华泰国际为其主承销商。早在2021年9月,捞王就曾向港交所递交过一次上市申请材料,但随后因过期失效。在最新的招股书中,捞王表示上市融资有2大目的:一是建设二号中央工厂,目的是接替目前租约快要到期的中央工厂,预计明年三季度前完工;二是继续开店,今、明、后年分别要开设44家、60家、80家门店。
3月3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对宜华健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宜华健康)控股股东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宜华集团)的监管函。据悉,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宜华健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于2022年3月16日、2022年3月17日因执行司法裁定导致质押股票通过集中竞价方式被动减持,合计减持数量3,092,267股,占宜华健康总股本的比例为0.35%,合计减持金额9,783,454.53元。且通过证券交易所的集中竞价交易减持的预披露时间与上述减持的时间间隔不足15个交易日,该行为违反了深交所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