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明显下行,使得房企业绩表现如坐上过山车。 从2021年年报情况看,克而瑞统计显示,约有75%房企营收实现增长,但行业整体利润率持续下行探底,企业各项利润率指标均已降至历史较低水平,近九成企业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双降,部分头部房企毛利率低于20%。整体来看,增收不增利现象仍普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住宅开发业务增量放缓的当下,房企也在加速发展被寄希望为第二增长曲
4月22日深夜,珠海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万达商管”)再次提交了招股说明书,中信证券、摩根大通、瑞士信贷为联席保荐人。4月21日,万达商管向香港联交所提交的上市申请材料已经处于“失效状态”。根据香港上市规则,香港联交所认为原申请六个月到期后三个月内重新递交的,属于原申请的延续。
据天津市住建委网站消息,日前,天津市住建委发布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结合该市限价商品住房实际情况,拟定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关于限价商品住房申请和销售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自2022年7月1日起,天津全市停止受理限价商品住房资格申请;自2022年10月1日起,天津全市停止限价商品住房销售。
上海清算所数据显示,本周以来,已有来自绿城集团和保利发展(16.780, -0.79, -4.50%)的相关发行文件称,其分别拟发行不超过15亿元和20亿元中期票据。 可以看到,始于去年四季度的涉房金融政策调整,已让部分房企合理融资需求得以满足。然而,与之呈现明显不同的是,今年以来,房企债务违约事件仍较为多发,而出险房企为缓解流动性压力更是不得不采取“卖卖卖”的方式以获取资金。
不同于传统中介机构,房多多(NASDAQ:DUO)从一开始就将自身定位为围绕经纪商户来构建服务生态的平台,也就是中介的中介。但自2019年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后,房多多就出现了连续亏损。近期房多多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净亏损达到约12亿元人民币(下同),亏损同比扩大约442%;收入从2020年的25亿元下降61.6%至2021年的9.42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6060万元。
4月25日,据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一季度,房地产企业延续2021年频繁出售资产的趋势,出售方企业类型中,地产行业出售额占比总成交额61%,高居首位。
泰禾集团近日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宣布公司预计净利润由盈转亏。最新数据显示,泰禾集团预计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约为42.6-56.3亿元,预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35-46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亏损36至48亿元。2022年1月29日,泰禾集团曾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1.32亿元。
港股投资者们历来对内房企保持谨慎。2019年以来,内房企陆续奔赴港股上市,如今或是陷入流动性危机,或是业绩下行,股价跳水、估值走低。在这样的背景下,日前递表的嘉创房地产、中亿基业和迪赛基业有什么胜算?
4月22日,澎湃新闻从江苏省苏州市12329公积金热线获悉,苏州市住房公积金政策有所调整(不包括工业园区),自4月21日起,个人贷款额度上限由45万元提高到60万元,家庭由70万元提高到90万元。 据苏州12329公积金热线工作人员介绍,昨日接到通知,员工公积金缴存在苏州大市范围内的,在苏州购房用公积金贷款,目前额度方面有上浮,以职工家庭为单位首次公积金贷款,一个人贷款最高额度不能超过其余额的10
楼市调控政策“松绑”的城市数量持续增多,包括昆明、兰州、福州、郑州等省会城市,涉及取消限购及限售、降低首付比例、发放购房补贴等。从目前情况看,地区之间政策效果分化较为明显,热点二线城市楼市复苏好于预期。部分供求失衡严重的城市,未来依然需要出台更多的政策。
当得知“阿朵小镇被抵押”的消息时,一位曾在融创工作多年的员工发出惊叹。4月初,备受关注的“20融创01”债务展期方案终于通过。为此,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压上了自己的信誉。融创还拿出青岛阿朵小镇及郑州中原文旅城两处项目,作为展期的增信保障。在前述员工的印象中,过去一年里,融创对外力捧的文旅项目屈指可数,青岛阿朵小镇作为明星和样板项目,传递着融创的人居理想。据融创方面披露,青岛阿朵小镇项目是融创中国的核心项目之一,总建筑面积约138万平方米,预计总货值约303亿元。从“买买买”到“卖卖卖”,昔日重仓的资产沦为托底砝码。当高速扩张遭遇行业急冻,高杠杆的副作用也随之出现。随着债务展期需要,融创的明星资产不得已成为抵押物。“如果未来债务处理不顺,阿朵小镇就是别人的了。”前述人士面对《中国企业家》不胜唏嘘。
除了花样年、佳兆业之外,华夏幸福、恒大、奥园等暴雷房企,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债务重组进展。眼下,这些积极自救的房企,正逐步恢复自身的造血能力,吸引战投入局,未来摆脱困局或许只是时间问题。不过,债务重组注定是一个漫长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的是耐心。
4月15日,华天酒店披露2021年全年业绩报告,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约5.94亿元,同比增加15.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423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827元。其中,华天酒店将业绩盈利的原因归为市场环境好转以及公司做强主业、重资产去化等的成果。
进入传统旺季,房企融资出现小高峰,近期很多房企融资利率进一步走低,部分房企融资利率甚至降至2%左右。业内人士表示,在“三条红线”背景下,融资渠道向优质房企倾斜,绿档房企与红档房企融资增速差距拉大。同时,降准有利于缓解房企现金流压力,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对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又一热点城市加入限购放松之列。4月12日,证券时报记者从南京市溧水区和六合区房产管理部门了解到,这两个区的限购政策有所优化,外地人购首套房不需提供社保证明,这意味着南京两区的限购放松了。同日,有报道称,湖北咸宁、荆门、黄石、宜昌等四地下调了房贷利率,下调最多的达到56个基点。如果加上上述4城下调房贷利率,4月以来,已经有14城松绑了购房政策,涉及限购、限贷、限售、公积金贷款、房贷利率等内容。 有业
在坚持房住不炒基调下,从降低首付比例到放宽五限,今年以来已有超过60个城市发布宽松政策 一城一策之问 今年以来,各地楼市调控逐渐宽松。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60个城市发布宽松政策,从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放宽公积金贷款要求,以及放宽落户政策、发放购房补贴,到放宽限购、限贷、限售等五限政策从单向政策到综合政策,从三四线城市到以郑州、兰州、青岛、哈尔滨、苏州为代表的二线城市,房地产调控已经步入一个新的
进入二季度,多城将展开新一轮集中供地,房企迎来拿地“窗口期”。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上市房地产企业2021年年报相关信息发现,房企对于2022年拿地多计划采取“量入为出、精准投放”的策略。专家认为,虽然房地产行业信心仍在修复过程中,短期偏谨慎态度难以逆转,但那些资金较充裕的企业,可考虑在竞争压力较小阶段积极获取优质地块,为未来发展储备土地。
一向号称深耕三四线城市的宇宙房企碧桂园,也在逐渐调整方向。大象转身,以适应丛林。去年以来的房地产行业调整,让房企们加速认清现实:新房开发总量即将进入萎缩周期,房企之间的分化加剧。随着城市化进入新阶段、人口分布从增量进入到存量时代,一二线核心城市价值提升、三四线城市失去动能大量“鹤岗化”,几乎成为行业共识。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人反映,疫情的持续对个人收入产生影响,出现了房贷还款困难的问题。针对这类群体,部分金融机构提出延期还款政策。今天,央视财经频道记者从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获得独家回应,受疫情影响,满足条件的客户,可申请房贷延期还款。 记者从六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了解到,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几类人员可以申请房贷延期还款,包括: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
在持续利好政策影响下,一季度房企融资规模较2021年底有所微升。不过,从同比来看,融资规模降幅较大。其中,境内债发行占比高达80%,超9成发行人为国企性质。 业内人士认为,此前市场寄予厚望的融资增长点,并购债尚未形成规模,短期内对房企整体的融资规模影响有限。政策回暖的传导落地仍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房企的融资量将呈现缓慢恢复的态势,整体短期内仍保持较低的融资量。 融资规模环比微升,同比大降 一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