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7月28日,每日优鲜在北京上海等地已无法下单,虽然仍有商品展示、可加入购物车,但在结账页面出现“抱歉,本单购买的商品在当前地址下无货”。在线客服页面显示暂无客服在线。
武汉的王女士怀孕5个多月,所在的公司突然要求她主动辞职,王女士表示拒绝,随后遭到公司变向辞退,本人还被移出公司群聊。
从此再无“绿色”雪碧。7月28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可口可乐公司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为实现更环保,自8月1日起,雪碧将把绿色塑料瓶包装改为透明包装。透明包装更环保已经在业界达成一种共识。当前市面饮料产品包装多为透明包装,据一位瓶装水代工厂商负责人透露,该公司目前可代工的瓶装水包装均为透明瓶。环保之外,也有另一种声音出现——放弃60年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包装,或许雪碧是为了降低成本。不管如何,绿色雪碧终将成为过往,改变包装后的雪碧能否继续被消费者认可,将是雪碧需要考虑的问题。
前置仓课代表每日优鲜,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7月28日,每日优鲜在App上宣布取消“30分钟极速达”,改为最快次日送达。这一天,每日优鲜深陷业务关闭与员工解散的舆论漩涡中。从2014年成立至今,就算用了8年时间也没能让这位课代表取得优异成绩。每日优鲜砍掉极速达这项核心服务的举动,在部分业内人士眼中无异于“自杀”行为。切断关键的时效竞争优势,每日优鲜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
据@搜狐千里眼 报道,7月26日,湖南永州。 一女子称自己购买卫生巾使用仅剩3包后,发现其中一包里有干掉的虫子。
网传四川一公司因疫情提前春节放假,放假时间从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1月29日,共计181天。
近日,ZARA关联公司飒拉商业(上海)有限公司深圳深南大道分公司新增一则行政处罚,处罚事由为产品(商品)质量违法,处罚结果为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监管局依据该公司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的三倍,罚款2844元,并没收违法所得。
近日,东莞市南城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行政处罚。
7月26日,上海必胜客有限公司有关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民事一审判决书公开。
中国网财经7月28日讯(记者 顾凡)日前,贵州省药监局发布的一则行政处罚信息显示,贵州健瑞安药业有限公司因未遵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被罚款50万元、停产停业整顿。
中国网财经7月28日讯(记者 杜丁)日前,上海市药监局发布的一则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上海植幸化妆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3批奇妙时光深海水润多效保湿霜实际投料成分含有海藻糖,与产品备案凭证载明的成分不符,被罚没近40万元。
沉寂多时的爱驰汽车迎来了人事大调整。
日前,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广州碧水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碧水源公司)因生产经营不符合标准的化妆品,被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3万元。
中国网财经7月28日讯(记者 郭帅)日前,“古茗奶茶被曝喝出壁虎”话题登微博热搜,引发广泛关注。28日上午,古茗官网客服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涉事奶茶店已停业自查,公司正在和消费者沟通
药明康德业绩大幅增长,股价却出现下跌,这是典型的“见光死”走势,或因投资者担心其未来的业绩增速无法保持,应注意类似的投资风险。
7月27日晚间,*ST吉药(2.310,-0.01,-0.43%)(维权)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依法对公司立案。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公司刚刚收到年报问询函。7月27日,*ST吉药股价跌4.53%,收于每股2.32元,最新市值15.45亿元。今年以来累计跌幅达46.42%。 根据公告,*ST吉药2022年7月27日收到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
据了解,多名飞利浦空调经销商都收到了来自格力电器的施压,格力电器要求经销商在格力空调和飞利浦空调之间二选一。 2021年三季度,格力电器的大股东高瓴以近340亿元人民币的代价收购了飞利浦的家用电器业务。其中涵盖了厨房、咖啡、服装护理和家用护理电器领域,产品包括全自动浓缩咖啡机、空气净化器和真空吸尘器等。 高瓴唯独没拿下飞利浦空调。 二选一战火再起 这几天格力电器总裁助理李刚飞在全国拜访,从珠海派
露露的南北分治使整个露露品牌的发展不如意,但他们在顶层设计方面就存在着很大问题。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因为市场的老化,团队、体系的老化以及年轻客户群体的崛起,南北露露产品创新升级的速度和质量都不高,并没有让他们享受到行业高速发展的红利。 承德露露是由一家由慈善基金控股的蛋白饮品企业,背后是大名鼎鼎的万向鲁氏家族。万向三农集团是承德露露控股股东,而万向三农的原实际控制是为鲁冠球,2017年他
中国网财经7月27日讯(记者 杜丁)日前,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则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上海瀛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生产经营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或者不符合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的化妆品,被罚款2万元。
当地时间7月26日,做空机构Blue Orca Capital发布一则针对名创优品的做空报告,称其经过七个月的调查,发现名创优品有数百家门店由公司高管或与董事长关系密切的个人秘密拥有和经营;董事长在不正当交易中作为中间人,从公众公司挪用了数亿元;名创优品是一个正在衰落的品牌,其收入比IPO前的峰值下降了40%,新冠疫情前已有大规模关店潮,加盟费在过去两年下降了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