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过3.7万亿元;前11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超过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财政支出将达26.3万亿元 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安排、适时加力,通过做好做精加财政支出、减市场主体负担的加减法,有力支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展望来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是关键。 加财政支出 1-11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7255
微信公众号国家发展改革委12月21日消息,针对近期国内生猪价格过快下跌等情况,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组织召开视频会议,听取业内专家和部分市场机构意见,研究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专家指出,近期生猪价格出现过快下跌,主要是受猪肉消费较往年偏弱、年底生猪供应增加等因素影响。专家认为,当前国内生猪产能处于总体合理区间、不存在产能过剩情况,市场消费偏弱是暂时的,养殖户无需过度担忧。专家建议,养殖户合理安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近日召开,会议系统部署了2023年经济工作,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举措。 12月17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2022~2023中国经济年会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召开,来自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了介绍和解读。 明年经济运行 有望总体回升 中
欧洲议会官网12月18日消息,欧洲议会和欧盟各国政府就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改革方案达成了协议,并进一步披露了碳关税法案相关细节,确定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又称碳关税)将从2026年正式起征,较今年6月通过的一读文本,提前了一年。 该协议还确定了削减欧盟企业免费配额的时间表,从2026年开始削减,逐步到2034年实现全部取消。具体来看,到2026年,这些行业的免费配额将取消2.5%
中国经济明年要有一个有韧性的强健的合理的增长,我们的政策就得聚焦到总需求管理,这是很重要的。12月18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在《财经》年会2023:预测与战略上表示。 在朱民看来,随着中国经济整体越来越大,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我们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管理越来越需要聚焦总需求管理。 他指出,今年我国总需求不足。消费和房地产下滑这两大缺口使得我们今年经济低于预期目
12月19日,新华社发布题为《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当前经济热点问题作深入解读》的问答,全文7600余字,一共11个问答,分别回应了明年经济走势、宏观政策框架、对疫情冲击的应对、深化供给侧改革和加强需求侧管理、提振企业信心、稳住就业、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竞争力、吸引外资、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以及房地产政策重点等方面的问题。 在谈到如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时,中央财
12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第五轮中国-欧盟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上发表书面致辞。刘鹤表示,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中欧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显著增多。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中欧关系重要性尤为凸显。 刘鹤强调,贸易投资合作是中欧之间最紧密的利益纽带。中方愿与欧方积极拓展在经贸、绿色
12月15日,国资委网站发布文章《国资委指导中央企业全力以赴做好医疗物资保障供应》。 以下为全文内容: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形势以及人民群众急剧增加的医疗物资需求,国资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医疗物资保障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要求,全面加强组织协调,成立医疗物资保障工作专班,建立日常工作调度机制,督促指导华润集团、通用技术集团、国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12月16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就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问:四季度经济运行对全年经济十分重要,请问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近期防疫政策在不断调整优化,二十条、新十条接续推出,请问这些政策调整会对经济走势带来什么影响? 答: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国内疫情反弹对11月份经济稳定恢复造成一定影响,消费、服务业发展受到制约,外贸进出口出现回落,制造业企业预期有所走弱。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12月14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的通告》,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通告》指出,生产企业应确保移动智能终端中除基本功能软件外的预置应用软件均可卸载,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载方式供用户选择。 据通告,基本功能软件限于:操作系统基本组件(系统设置、文件管理);保证智能终端硬件正常运行的应用(多媒体摄录);基本通信应用
11月份,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多发广发等多重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抓好稳经济各项政策举措落实,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市场价格总体平稳,新动能持续成长,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当地时间12月14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50个基点到4.25%至4.5%之间,这也是美联储今年第七次加息。 据悉,美联储在今年6月、7月、9月和11月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而此次加息50个基点决定表明了加息速度的放缓。标准普尔500指数在美联储宣布利率前约上涨0.8%。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预计2023年不会降息 当地时间12月14日,在美联储宣布加息50个基点的决定
微信公众号国家发展改革委12月15日消息,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发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针对制约扩大内需的主要因素,围绕十四五时期实施
你的消费券打算怎么花?想买个相机,或者智能手表,实在不行买点金子也可以啊! 12月份以来,全国又有多地通过不同形式发放了多轮消费券。本轮红包雨有什么特别之处?你我都能抢到吗? 消费券上线,买吃买喝买黄金 我13日上午用百货消费券去商场买了颗小金豆(1克左右的黄金商品)。今天的金价是473元/克,用了百货消费券减了100元,实付373元,感觉买得非常爽。身在广州的程女士对中新财经记者说。 从12月8
12月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2023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在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学部主席团主席谢伏瞻表示,经济增长目标是关键指标,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锚,是引导全社会预期的风向标,也是各地区、各部门对标的参照物。我国经济长期发展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依然突出,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完整,宏观经济政策也有空间,
12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美国国会议员已出台法案,试图将华为等外国公司排除在美国的财政系统之外。有评论称,这是美方遏制中国科技企业的最新尝试。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汪文斌指出,我们坚决反对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无理打压中国企业。美方破坏国际规则,也将反噬自身,最终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方将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12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美方计划将30多家中企列入贸易黑名单,这些公司将无法购买某些美国零部件。在获得美国政府的特别出口许可证之前,这些公司无法从美国供应商那里获得技术。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汪文斌表示,美方一再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对他国企业采取歧视性不公平做法,将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这是赤裸裸的经济胁迫和科技霸凌行径。 汪文斌指出,美方做法严
12月12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M2)、狭义货币(M1)同比分别增长12.4%、4.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高0.6个、低1.2个百分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11月末M2增速创2016年5月来新高。 人民币贷款方面,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同比少增596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83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4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367亿元。
据商务部网站12月12日消息,商务部条法司负责人就中国在世贸组织起诉美滥用出口管制措施限制芯片等产品贸易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据悉,中国针对美国对华芯片等出口管制措施,于12月12日在世贸组织提起诉讼。请问商务部有何评论? 答:2022年12月12日,中国将美国对华芯片等产品的出口管制措施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美方近年来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阻碍芯片等产品的正常国际贸易,威
联合国贸发会议12日发布的《2022年统计手册》指出,全球实际GDP增速将从2021年的5.7%下降到2022年的3.3%。 贸发会议的这份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商品出口和服务贸易出口的增速都将放缓。商品出口的增速预计将从2021年的26.5%下降到13.8%,服务出口增速则从2021年的17.2%下降至14.6%。 (总台记者 易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