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充满活力、充满韧性的亿万经营主体。如何让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有效激发、发展内生动力充分释放,从而更好地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半月谈记者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以及相关领域内专家支招献策。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经营主体而言不可或缺。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善红表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资本、资源、商品、服务、数据等各种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壁垒。

“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吸引更多人才、资金、技术,才能释放市场活力、激活发展潜力、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认为,要持续破除行业准入壁垒,推动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企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五征集团董事长姜卫东说,希望检察机关多形式开展“送法进企业”等活动,让法律意识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助力企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局长韩永生建议,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时时动态掌握经营主体情况,及早发现防范各类风险,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探索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减少人为因素,提升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向优。

工人在查看激光切割机产品情况 牟宇 摄

“多年来,我国政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全国人大代表、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董事长潘保春说,应进一步把营商环境升级为宜商环境,因地制宜建立我国宜商环境评价创新体系,这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

苏剑认为,国际化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重要潜力来源。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地缘政治博弈错综复杂,但越是遭遇封锁和打压,越要坚定不移推进开放战略,给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国际竞争保驾护航。

优惠政策继续发力

当前,在经济稳步复苏的同时,部分经营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仍面临不少困难。受访代表委员表示,科学精准的政策是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的有效手段,应从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持续优化政策实施方式,加强政策协同配合,让政策发挥更大效力。

周善红表示,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存在极大的结构和文化差异,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充分了解中小企业的现实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

受审批条件限制,不少传统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得不到金融资源的有效支持。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长江村党委书记、江苏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洪耀建议,相关部门要引导金融机构落实好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的各项政策,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创产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

“生物医药领域,政府部门在产业规划、财政投入、配套扶持、创新生态营造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玉宇说,“但也出现了资源过度集中到规上企业、忽略产值相对较低的创新型企业的问题。”

袁玉宇建议,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投资储备库,为中小企业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融资政策。同时可以考虑优化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政策,降低融资难度;对重大产业建设项目的大额贷款,给予降息或贴息等支持,减小企业利息压力。

全国人大代表、 山东银香伟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山东曹县五里墩村党支部书记王银香建议,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修改为免征额,即小规模纳税人免征额以下的销售额免税,达到免征额的销售额仅就超过部分纳税,这将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力度,促进经营主体发展。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三胖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建兴建议,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的研发和应用,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加大科企合作的支持力度,支持国家级科研单位和企业共建合作,搭建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体系,设立技术人才发展基金,鼓励高端人才到企业任职,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

全国人大代表、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来认为,可以集成政府资源、政策资源、要素资源,形成专班,制定个性化支持政策,建立政企科资联动合作机制,引导各类资本和科研力量与重点龙头企业对接,合力推动产业链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造热情和活力。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创新发展政策所副所长眭纪刚表示,应构建新型制造业创新平台,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之间的“死亡之谷”上架起桥梁。加快工业互联网、机器人、增材制造、人工智能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发展整合,推动生产制造系统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推进智能制造服务的平台化、生态化发展;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转型,推动贸易方式、商业模式、金融服务创新。

袁玉宇建议,加大产业化技术攻关项目扶持力度,对生物医药科技中小企业等体量小、研发风险大的企业,设置中小企业产业化技术创新专项等项目,促进中小企业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以加大对创新型企业技术研发经费的补贴力度,激发企业创新研发活力。(采写记者:杨绍功、侯文坤、周颖、潘峰、刘美子、袁敏、张力元、侯维轶、魏婧宇)

上一篇:低空经济如何影响未来生活
下一篇:前2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8.1%和11.1%

舆情

更多

多媒体

更多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