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俞敏洪更新了一条视频微博,画面里溪水潺潺、幽谷回响,并配上一句:“听听这水声,心就静了”。
而在这一年里,不仅是新东方,整个教育培训行业的经历显然称不上“风平浪静”。
10月25日,港股上市的新东方在线科技控股有限公司(HK.01797,下称:新东方在线)发布了一条公告。公告称,根据“双减”政策新规定以及为使公司营运适用监管要求,董事会决定,将停止经营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下称:K9业务),终止时间为11月底。
新东方将要终止K9业务?消息一出,引发热议。
10月26日,有新东方工作人员对记者解释,新东方在线只是新东方旗下的一个品牌,并非所有的新东方校区都要在11月底终止K9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新东方在线是一家在线课外教育服务供应商,主打学前教育、K12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及高中教育阶段的教学培训)、大学教育的线上教培业务。公众普遍熟知的“新东方”全称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新东方在线的控股股东,持股超过55%。今年8月,俞敏洪从新东方在线的股东名单中退出,但依然是该公司的非执行董事。
即便如其员工所言,新东方在线的公告信息不能等同于新东方,但仍有迹象表明,在新东方在线以外,新东方的部分校区也有可能在未来终止K9业务。
“双减”之下,K9业务处境尴尬
将时间回拨至今年7月,“双减”政策落地,校外培训领域迎来变化。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意见》),其中第14条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7月26日,新东方在公告中表示将遵守上述文件规定,积极配合行动,同时“正考虑采取适当的合规措施”。
而所谓的“合规措施”,是将K9教学培训的课程时间调整于周中工作日的夜间进行。
新东方三年级秋季班的课程安排。受访者供图
“现在秋季班正常进行教学,由于疫情原因,目前只有网课开放。”10月27日,新东方北京某校区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上课时间是每周的工作日晚间,‘双减’政策有要求,所以我们周末不上课。”
但有学生家长向记者表示,“夜校”式的培训在时间安排上给学生带来极大不便,“放学离校后急匆匆赶去上课,课程结束后已经是晚上9点多,学生苦不堪言。”
对于新东方而言,“夜校”式的K9培训实属无奈,甚至有点夹缝求生的意思。早在今年9月,就有传言称,在新东方的高管会议上,俞敏洪曾宣布,秋季课程结束后将停止K9业务的线下招生,各城市将逐步关闭教学点。(信息来自微博用户@晚点latepost,认证为互联网科技博主)而此次新东方在线关于终止K9业务的信息披露或许算得上是首次 “官宣”。
“新东方在线只是新东方旗下的一个品牌,并非所有的新东方校区都要在11月底终止K9业务。”北京校区某工作人员这样向记者解释。据其透露,北京地区的线上K9课程会持续到寒假来临之前,下学期是否继续开展,还要“等通知”。而上海某校区的工作人员则直接告诉记者:“下学期我们就取消K9业务了。”
部分校区将关闭
关于“双减”政策的描述,成为新东方年报及近半年所披露信息中出现的高频语。
在年报中,新东方(新东方-S HK.09901)将“双减”相关规定列为“与我们业务有关的风险”,并据此预测或“在不久的将来,就义务教育学生的学科辅导服务采取进一步行动以符合规定,包括为维持持续营运在必要的情况下关闭部分学习中心及裁员。”
10月25日,教育部公布了“双减”试点地区工作进展的数据,北京市原有各类培训机构压减比例60%,上海市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21.73%,从业人员减少3.5万人。
10月29日,北京市新东方某校区已经关停,入口处大门紧锁。摄影:《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宇轩
在这两个地区,新东方校区均出现了不同规模的关停现象和趋势。
10月27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走访了多家位于北京市的新东方校区。不少校区已经处于封闭状态,封闭校区中止了所有线下业务,仅有少量工作人员值守。
上述新东方校区的封闭管理通知。摄影:《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宇轩
北京某校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北京地区有50多家校区,计划关停的数量约占总数的一半。对于校区封闭的原因,各校区工作人员解释不一,有人解释为受疫情影响,业务转向线上,校区线下业务缩减,有的校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也有人告诉记者,是因K9教学业务计划终止,与之相关的校区即将裁撤。
10月28日,记者致电新东方上海某校区,工作人员同样表示,上海也有校区退租关店,尚未关闭的有可能在将来关停。“周末培训班取消,业务体量也就小了很多,老师们排班变少,学习中心的房租等成本压力变大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10月29日,记者拨打新东方媒体联络电话,试图确认各地校区关停的详细信息,但致电一直未被接听。
新东方的“两难抉择”
《双减意见》规定,“(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同时禁止这些机构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有分析认为,对于新东方这类保有K9业务的培训机构而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要么选择在K9领域去资本化,做非营利性的学科类培训机构;要么选择放弃K9业务,保留在资本市场上已有的阵地,转而开拓其他业务。
这样“二选一”的抉择对于新东方来说或许颇为艰难,一面是既往营收占比较大的K9业务,一面是K9去资本化的“双减”新规要求。
据新东方2021年财年年报,新东方业务中,包含K9业务在内的“K-12 AST、备考及其他课程的营收”占总计净营收的85.8%,约为36.69亿元美元。
不仅是占比较大,K-12 AST、备考及其他课程的创收能力同样不容小觑。
新东方在年报中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海外备考营收下降,而这部分损失由K-12 AST、备考及其他课程的营收部分的大幅增长补足,净营收总额不降反增。该财年得益于此,净营收额增长了21.9%。营收增长点来自疫情期间学生注册数量上升,该财年学生注册人数上涨了190万人。
在这种情况下,放弃K9业务无异于放弃一块“大蛋糕”,但在“双减”新规之下,K9业务必然要接受“非营利性”的要求,其总体营利能力或将大受影响。
今年以来,新东方在港股市场上的股价变化。截图来源:港交所官网
对于新东方的窘境,资本市场嗅觉显然更加灵敏。7月26日,在《双减意见》发布后仅两天,新东方在美股与港股市场股价大跌。以港股为例,从7月21日收盘价47.9港元/股骤降至7月26日收盘价16港元/股,此后至今一直延续该股价水平,与今年上半年150多港元/股的峰值水平堪称天壤之别。
将视线转回新东方旗下的新东方在线。与新东方相比,新东方在线的动作显得更加机动敏捷。9月16日,新东方在线在其年报中就已对未来的业务发展作出了转变,原本的学前教育、K12教育和大学教育三大板块中,只有大学教育得以保留,学前教育和K12教育被海外备考、产品业务创新、技术等取代。
专家:去资本化是为避免教育受资本市场风险干扰
10月26日,2021胡润品牌榜单公布,上年排名第41位的新东方遗憾落榜,一起跌出榜单的还有学而思、猿辅导等其他5个教育品牌。同时,俞敏洪在胡润百富榜的排名也急剧下滑了776位,跌至第973位,财富由260亿元缩水至75亿元。
“双减”政策中对K9教育业务的去资本化要求,给一众教育产业巨头出了一个难题,而在题目的最优解尚未构思出来之前,商业价值评价体系似乎先下降了对这些产业的评分。
中国科学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限制K9教育产业资金的来源,目的在于使教育培训维持在一个平稳的阶段,避免教育遭受来自资本市场的风险干扰,也避免资本使教育的价值取向产生偏离。
储朝晖进一步解释,如果教育培训机构单纯以收取费用来维持运作,虽然规模和收益有限,但是其业务规划尚可控制在“如何把培训做好”之内;但如果资金来源于融资,其最终目的就变成了“如何获取最高收益”。一旦价值取向发生偏转,就有可能降低教育培训的质量,甚至引发其他风险,进而将风险扩散至家长学生群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