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风药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这是长风药业第二次向科创板发起冲击。2021年底,长风药业在向科创板发起冲击后选择了撤回材料。彼时,公司对外宣称将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评估后重新选择申报上市的地点。
此次IPO,长风药业预计发行不超过8,000万股(不含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的股票数量),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5,078.0387万股,计划募资15亿元,其中8.1亿元投向新建生产吸入制剂等项目,6.4亿元投向药物研发项目,0.5亿元投向吸入制剂研发实验室建设项目。若成功上市,估值将达到83.34亿元。截至7月28日,公司尚处于一轮问询阶段,尚未披露回复材料。
三年亏损5.8亿
据了解,长风药业主要专注于呼吸系统疾病领域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哮喘、COPD、过敏性鼻炎等多个临床需求大的治疗领域构建了吸入制剂研发管线。目前,已拥有上市产品3个,主要在研产品12个,其他在研产品19个。
长风药业以吸入制剂药物研发及产业化为核心发展战略。截至该招股书签署日,该公司已上市吸入制剂产品3个,在研产品管线12个,覆盖哮喘、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等主要呼吸系统疾病。报告期内,长风药业自主研发上市并进入第五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目录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是治疗哮喘的主要药物品种;氮䓬斯汀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系国内首个获批的激素-抗组胺复方鼻喷雾剂品种。
招股书显示,长风药业自主研发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于2021年5月获批上市,并于2021年6月中选第五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本轮采购周期原则上为3年,自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为第一个集采年度。
此后公司的营收迎来大幅增长。
业绩方面,2020~2022年,长风药业营业收入分别为485.88万元、4198.57万元、34,912.6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05亿元、-1.32亿元和-4939.92元,三年累计亏损5.86亿元。
此外,长风药业还存在严重的单品依赖。尽管拥有三款吸入制剂产品,但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为长风药业贡献了超九成的营收。2021~2022年,该产品分别实现营收2983.18万元、3.359亿元,分别占当期收入的71.05%、96.22%,其中集采收入分别为2821.79万元及2.69亿元、非集采收入分别为161.39万元及6649.39万元。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是当前医院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主要药物,据兴业证券研究报告,我国目前哮喘和COPD治疗药物市场规模合计188亿元。2019年市占率前三名的药物为布地奈德、孟鲁司特、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市场份额分别为32.93%、12.78%、10.21%。
研发占比逐年走低
据招股书,2020~2022年,长风药业的管理费用分别为1.97亿元、8870.84万元、1.08亿元,管理费用率分别为4057.71%、211.28%、30.97%。同期,长风药业同行业可比公司的管理费用率均值分别仅为13.8%、10.39%、8.37%,明显低于长风药业。近三年,长风药业的管理费用率最高达到了同行均值294倍。
对于公司管理费用率高于同行,长风药业表示公司筹备IPO上市,导致咨询顾问费大幅上升。此外,公司为了吸引人才对高管和核心员工实施了股权激励。
股权结构方面,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梁文青、李励为长风药业的实际控制人,二人通过苏州岭头、美中瑞、闽美投资、苏州沃伦及苏州远辰共同控制公司 27.25% 的股权。
此外,长风药业还存在突击入股现象。
2022年9月,在长风药业接受上市辅导后仅两个月,扬州腾岚、常州腾壬分别受让了沈小蕙持有的长风药业177.05万股、44.26万股股份,突击进入了长风药业的股东序列,入股价格均为10.84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梁文青、李励曾以极低的价格独享股权激励。
据招股书,2016年1月,基于梁文青、李励对公司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长风药业彼时的全体股东同意苏州岭头和美中瑞以合计450万元认购苏州长风药业有限公司(长风药业前身,以下称“长风有限”)新增的18.966万美元注册资本。苏州岭头由岭头投资持股99.9%,由王乌答持有0.1%,前者是梁文青全资持有的企业;美中瑞由正祥纳持股99.9%,由高海英持有0.1%,前者是李励全资持有的企业。
此次增资价格为23.73元/1美元注册资本。而这个价格低于2015年4月金沙河等外部投资人32.99元/1美元注册资本的增资入股价,相当于七折入股。而差值的部分,则由长风有限承担,计入了股份支付费用里。
2020~2022年,长风药业实施股权激励确认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2.71亿元、1457.16万元、1615.3万元,三年股权激励费用高达3亿元。其中,梁文青、李励、李旗、姚璐、朱玉玉等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以及其他骨干业务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的股份支付分摊金额于各年度分别为2.67亿元、1299.96万元、1496.04万元。
长风药业近三年累计亏损的近6亿元,主要原因除了核心员工的股份费用支付外,大额的研发投入是另一大原因。2020~2022年,长风药业研发费用分别为2.02亿元、9878.03万元和1.0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523.32%、291.54%和35.32%。
公告中,长风药业还坦言,若已获批上市产品商业化不及预期、后续在研产品无法按预期获批上市,则公司可能持续处于未盈利状态或累计未弥补亏损继续扩大。
首发“医院拜访”费用
不过,2020~2022年,长风药业的研发费用金额和占期间费用的比例逐年走低的同时,相较研发费用,长风药业销售费用增长明显。同期,该公司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651.76万元、5181.52万元及1.36亿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545.76%、123.41%和38.83%,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5.4%、161.65%,占期间费用比例为6.34%、22.15%及39.36%。
根据披露,长风药业的销售费用主要由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市场推广费用和股份支付费用等组成。其中,波动较大的是市场推广费。在报告期内,分别为811.9万元、1876.7万元和9358.8万元,占对应期间内销售费用比重从30.62%上升至69.03%。在这部分的费用中,长风药业的“市场信息分析与收集”和“医院拜访”费用又占据主要部分。
长风药业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2020年和2021年市场推广费主要为会议费、品牌宣传费等;随着公司产品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于2021年5月获批上市,并于2021年9月开始大规模销售,公司市场信息分析与收集、医院拜访等市场推广活动逐步增加,相关推广活动费用占比大幅提高。
其中,长风药业解释称,“市场信息分析与收集”费用包括病例收集、竞品分析、产品数据分析和医院信息收集等调研。而长风药业列出的“医院拜访”费用尚未在其他医药上市公司中出现。
招股书中,长风药业对医院拜访的解释为“主要是对终端医院相关科室进行日常拜访”,但对于具体的使用用途、日常拜访的开支都聚焦于哪些医院、花在哪些方面等信息并无更细致的披露。
具体来看,2021年和2022年,长风药业产生的市场信息分析与收集费用分别为52.85万元和2385.76万元;“医院拜访”费用分别为16.6万元和2385.76万元,2022年陡然增长了142.6倍。
值得一提的是,长风药业在招股书中披露了报告期内市场推广的前五大服务商。
长风药业表示,公司主要产品的业务推广活动主要通过委托市场推广服务商开展,市场推广服务商主要是为了帮助公司能够迅速将相应产品推入市场而提供相关市场信息分析与收集、医院拜访、渠道维护与准入等推广活动。
根据披露,南京海石医学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海石”)、成都市沃翔医药科技有限(以下简称“沃翔医药”)公司连续两年都为长风药业的第一大和第二大供应商,与长风药业的交易额在2022年达到1254.27万元和1201.38万元。
不过,根据启信宝显示,南京海石注册资本为100万元,第一大股东为南京紫石投资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为自然人。根据其披露的2022年年报显示,其社保信息仅为11人。2021年仅为9人。此外,据启信宝显示,其所留联系电话与40多家其他公司联系电话相同。沃翔医药2022年社保信息为25人。
而据天眼查显示,第二大市场推广服务商沃翔医药2023年6月6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原因是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做决定机关为金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