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受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啤酒上市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仍普遍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从已披露的三季报业绩看,目前除3家啤酒上市公司净利润有所下滑外,其余均实现净利润正增长。持续推进高端化、创新营销模式、开拓新消费场景、提升非现饮渠道占比……前三季度以来,上述举措成为啤酒企业保持业绩增长的关键“秘诀”。此外,在啤酒步入存量市场的背景下,尝试“啤+白”模式寻求利润第二增长点成为啤酒行业当下的一大热点。
第三季度业绩增长明显
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30日,A股已披露业绩的7家啤酒上市公司中,5家营收呈正增长,2家呈负增长;净利润方面,4家呈正增长,3家呈负增长。从增幅看,营收正增长幅度介于5%-11%之间,净利润正增长幅度介于13%-21%之间。
另据财报显示,于港股上市的百威亚太1-9月实现收入53.1亿美元,同比增长4.3%,实现净利润9.25亿美元,同比增长8.7%。
今年前三季度,啤酒市场虽仍受疫情等因素困扰,但整体来看,行业销量在第三季度已有明显回暖。据百威亚太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和收入虽呈不同程度的下降,第三季度单季销量和收入却均实现正增长。
此外,青岛啤酒、惠泉啤酒第三季度单季收入及净利润也均超过前三季度增速。数据显示,青岛啤酒前三季度营收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73%、18.17%,而第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6%、18.37%。惠泉啤酒三季报显示,公司前9个月营收、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19%、20.83%。其中,第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4.38%、13.69%。
“第四季度刚刚开始,目前来看受一些不可控因素影响,该单季数据可能没有第三季度的数据这么好。”啤酒行业营销专家方刚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不过,有机构分析认为,一般第四季度啤酒销量占比普遍在10%左右,疫情影响相对有限,而且11月份有世界杯举行,且去年第四季度基数并不高,啤酒企业的包袱较轻。
对于近两年成本端对啤酒企业的影响,方刚表示,成本压力在第四季度仍有影响,但不会很快反映出来。“毕竟企业的大宗采购通常以年为单位,因而成本的压力传导会有一定时间滞后性,不过按常规来看,第四季度也是啤酒企业密集提价的一个季度,不排除会有企业通过提价来应对成本上涨。”
据了解,大麦、包材等啤酒原材料价格自2021年开始持续上涨,虽有不少机构此前预计,啤酒行业下半年成本压力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从三季报来看,多数啤酒企业的营业总成本仍呈上涨趋势。
行业探寻“啤+白”新模式
啤酒企业探寻“啤+白”模式近日备受市场关注。
10月25日,华润啤酒收购金沙酒业一事最终落地,这也是其在2021年将景芝酒业收入麾下后,在白酒业务布局上的又一动作。
自2013年产量见顶下行后,啤酒市场步入存量竞争时代,行业“二八”分化格局初定,寻求更多利润增长点成为啤酒企业的“主课题”,除了推进高端化战略外,“啤+白”模式在行业内逐渐兴起。
不止华润啤酒,金星啤酒、珠江啤酒等企业也已瞄准白酒业态。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啤酒企业入局白酒,主要是为追求淡旺季互补,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对于“啤+白”布局,重庆啤酒总裁李志刚日前在接受《证券日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称,目前仍专注于啤酒领域,不排除未来涉足白酒领域的可能性。
“‘啤+白’模式是渠道端倒逼产业端的一个结果。”中国食品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看到,很多酒水经销商既做白酒也做啤酒,甚至兼顾红酒、黄酒等,渠道端核心诉求也促使啤酒企业去进行多元化布局,寻找利润第二增长曲线。”
方刚认为,“啤+白”模式在啤酒行业已不罕见,从另一角度讲,“白+啤”即白酒企业布局啤酒业态在未来也有可能出现。“因为白酒和啤酒这两行业都陷入总量封顶的困局,在总量难见增长空间的情况下,单纯凭借涨价提升利润并不持久,毕竟价格也有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