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一轮疫情叠加影响,今年3月份以来,全国餐饮收入持续下滑。餐饮业该如何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对此,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
疫情给我国餐饮业发展带来空前压力。江苏省扬州市泰兴商会副会长杨万华认为,疫情对餐饮业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是餐饮业经营成本显著提升,转行群体较2021年显著增加。其中,原材料约占餐饮企业成本的一半,由于当前运输成本增加,高品质生鲜原材料成本较高;约占总成本20%至25%的人工成本也不断上涨,而且受职业发展渠道窄、工作时间长、员工流动性大等因素影响,招工越来越困难,直接影响企业运营效率;餐饮企业还多在营业前签订承租合同,导致疫情房租成本高企。中国饭店协会调查的数据显示,有77.5%的商户反映,他们的压力主要来自于门店租金。二是我国居民饮食偏好与消费观发生一定变化。受疫情影响,一些人消费趋于保守,减少了外出就餐次数,大家也更关注身体健康,对食物的营养、口味等要求随之提高。
重压之下,餐饮行业不断谋求突围;消费习惯的变化,也让餐饮市场呈现新趋势新特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淑翠表示,目前餐饮业主要呈现出三大显著特点和趋势:一是外卖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外卖收入占餐饮总收入的20%以上,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用餐方式。二是预制菜成为行业发展关注点。数据显示,我国2021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近3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0%左右。疫情持续影响下,预制菜需求市场旺盛,相关餐饮企业和资本不断进入。三是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餐饮企业正在向移动互联网、外卖餐饮应用场景转变。此外,线上外卖订单的产生、追踪等,均对行业数字化提出进一步要求。
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温兴琦建议,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在严守疫情防控规定前提下,坚持提供高品质的线下餐饮体验服务的同时,充分利用线下积累的品牌声誉与人气资源,快速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加大无接触送餐提供力度和范围。促进跨界协同发展。充分整合餐饮业产业链,加快促进餐饮业与其他产业领域跨界融合,联合推出满足疫情背景下消费者需求的全新产品和服务,打造餐饮服务“基本功能+主题文化+消费体验”的平台优势,实现餐饮业跨行业、跨品类、跨渠道、跨场景发展。重塑行业商业模式。一方面,调整经营主线,进一步精准定位,塑造核心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巩固和提升财务管控能力,科学合理控制扩张开店规模和成本支出,确保现金流安全。加强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研判,加大新产品和服务开发及优化力度,全面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拓展市场范围和销售渠道。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湘智则建议,树立系统思维,把餐饮链上企业纳入扶助重点,鼓励零售电商对口餐饮行业上下游企业开展线上订单、非接触配送等新兴服务;以应急周转资金为重点向相关行业主体提供资金支持,提升其系统性抗风险能力;进一步落实物流行业减税降费措施,降低物流企业运营成本。强化供需响应,打造更多现象级餐饮消费产品线,开发更多颜值在线、好玩有趣、辨识度高的网红爆款,实现感官联动。更新线上互动交流方式,用好社群营销,做大圈层消费规模,把消费者加入到需求、产品、评测、传播、营销五大共创生态圈中来。围绕疫情引发的特殊合同纠纷,要主动介入、及时做好摸排化解工作,充分利用调解、ODR等多元化解机制,合法、和谐、高效解决,以免对行业造成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