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产业风口将至央企加速布局氢能全产业链

随着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发布,氢能上升到国家能源战略地位。

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此前表示,目前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已经在布局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并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的成果。

彭华岗透露,国资委正在积极研究制定有关意见和方案,推动中央企业更好地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发挥作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推动氢能的“制运储用”全链条发展。

对于近段时间以来,中央企业加速布局氢能产业,中信证券表示,目前行业政策体系已逐步完善,将有助于激励规模化、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脱颖而出,提振产业长期预期。

核心技术不断突破

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吨~20万吨/年;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7亿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国家电投是最早发力氢能产业的央企之一,国家电投下属子公司国电投氢能则是推进氢能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今年,搭载国家电投“氢腾”牌氢燃料电池的氢能大巴亮相冬奥会。这款氢能大巴是国家电投氢能公司与宇通客车合作的首批成果,加满氢仅需10分钟,总续驶里程可达630公里,可满足绝大部分城市客运交通场景需求。

此外,还有3架搭载“氢腾”空冷燃料电池系统的中国商飞无人机——灵雀-H、ET120、GT30。这些氢动力无人机具有零碳排放、耐低温、长续航等特点,可实现智能网联运行,可应用于巡检、空中摄像、无人货运等领域。

服务冬奥的氢能大巴、氢动力无人机的“心脏”就是氢燃料电池,而燃料电池产业链附加值最大的关键核心部件之一“质子交换膜”,此前几乎均靠进口。质子交换膜是形成燃料电池全产业链、降低燃料电池综合成本的重要环节,该产业的缺失会成为我国氢能燃料电池产业重要的卡脖子问题。

去年12月,我国首条全自主可控的国家电投30万平方米质子交换膜生产线在武汉投产,这也是该领域目前技术最先进、自主化程度最高、一次性成膜最大的生产线。打破了市场长期被国外厂家垄断的局面,年产量可满足2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用膜需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清杰表示,质子交换膜的成本对氢燃料电池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这一生产线的投产,意味着我国在质子交换膜高端产品领域有了自主生产能力,由此推动我国燃料电池核心材料产业向前大步迈进。

布局氢能全产业链

氢能产业链上游为制氢环节,中游为氢气的储运,下游为氢能的应用领域,涵盖电力、燃料电池和供热方面。如何激发下游市场需求、促进氢产业链的全面发展,让氢能的应用规模获得质的飞跃,是氢能行业需要持续面对的挑战。

《规划》对氢能产业链创新能力建设进行了部署。《规划》明确,推进绿色低碳氢能制、储、输、用各环节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持续推动氢能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大产品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构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体系。围绕氢能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包括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布局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氢能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利用,仍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高成本是制约氢能产业商业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依托大型能源央企,可以积极推动氢能产业链整体成本下降。与民营企业相比,大型能源央企因拥有相关成熟的技术与管理经验而具备优势。

在氢能产业布局方面,国家电投的目标是发挥国家大型能源央企的战略优势,组建产业联盟,打通“卡脖子”的关键材料和工艺技术,实现燃料电池的全产业链的完全自主化。

国家电投氢能公司总经理张银广说,氢能源的推广除了需要相应的补贴政策,还需要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让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到这一产业中来,通过企业化运营来大幅度降低成本,打通整个产业的链条,以应用来牵引整个产业链,实现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的发展。

国家能源集团是中国氢能联盟的理事长单位,正持续大力推动氢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在江苏如皋成功建成国内首个双模全天候商业运营加氢站,并以加氢供应为切入口,逐步向全产业链布局,涉及制氢、氢储运、加氢基础设施、终端利用等不同方面,同时还涉足氢的储运、加氢方面的基础设施。

中化学建设投资集团近日与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就共同推进固废资源化利用制氢、围绕“双碳”搭建氢能应用场景、打造氢能系统运营商等合作达成共识。这标志着中国化学计划将氢能产业之路向下游拓展。

上一篇:两部委:中国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
下一篇:首当全球海上风电老大,电气风电去年净利增长两成

舆情

更多

多媒体

更多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