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困旅游业!从业者呼吁:政策好更要落实好

上周末,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同意北京市、天津市、湖南省、甘肃省开展使用保险交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试点工作的批复。此前,文化和旅游部已批复同意陕西、上海、安徽、浙江、海南、山东、山西等10个省份开展使用保险交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试点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2月18日发布的《政策》是继1月20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后,旅游业在2022年迎来的又一政策红利。与《规划》的印发相似,此次纾困政策的印发也在二级市场掀起一波热潮。从发布当日至今,A股旅游酒店板块已实现多个交易日上涨。

此次《政策》中针对旅游业的纾困措施有哪些亮点,旅游从业者怎样看待此次纾困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新京报贝壳财经从在线旅游企业、酒店、旅游门店店主、专家以及学者那里,听到了这些声音。

旅游业的纾困措施亮点是什么?

《政策》中针对旅游业提出的纾困扶持措施共计7条。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发现,在7条政策中,明确提到旅行社的内容有4条。作为近两年旅游业发展困难最为突出的业态之一,旅行社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出境游业务恢复无望,跨省游业务随时面临熔断风险,导致许多旅行社的业务无法正常、顺畅开展。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38943家旅行社的营业收入为7103.38亿元,营业利润为32.10亿元;2020年全国纳入统计的旅行社为31074家,营业收入为2389.69亿元,营业利润为-69.15亿元。

重创之下,旅行社成为此次旅游业纾困措施中被提到次数最多的业态。针对旅行社发展目前面临的困难,《政策》首先提出,继续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维持80%的暂退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提高暂退比例,同时明确指出,加快推进保险代替保证金试点工作,扩大保险代替保证金试点范围。尚游汇文旅董事长钟晖认为,这是此次旅游业针对性纾困措施的亮点之一。

与此同时,此次纾困政策并没有禁锢在旅行社业态范围内,而是将范围扩大到了酒店业、旅游度假区、旅游景区、旅游演艺业等受疫情冲击严重的多个细分领域,几乎涵盖了旅游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政策》明确指出,加强银企合作,建立健全重点旅游企业项目融资需求库,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预期发展前景较好的 A 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星级酒店、旅行社等重点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加大信贷投入,适当提高贷款额度。

钟晖表示,此次纾困政策的另一亮点是鼓励平等竞争,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营商环境的改善。《政策》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将符合规定举办的工会活动、会展活动等的方案制定、组织协调等交由旅行社承接;政府采购住宿、会议、餐饮等服务项目时,严格执行经费支出额度规定,不得以星级、所有制等为门槛,限制相关企业参与政府采购。

此外,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政策》提出的纾困工具种类众多,涉及财税、金融、行政监管等多个方面。除上述内容,旅游行业针对性的纾困政策还包括允许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结余较多的省份对旅游企业阶段性实施缓缴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政策;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增加旅游业有效信贷供给,引导金融机构合理降低新发放贷款利率,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的旅游企业主动让利,鼓励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拓宽旅游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对符合条件的、预期发展良好的旅行社、旅游演艺等领域中小微企业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等。

除具有针对性的7条政策外,服务业共同适用的10条纾困扶持措施同样值得关注。从延续服务业增值税、扩大“六税两费”适用范围、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及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行为,对大部分旅游企业都切实有利。

纾困政策出台后,行业反应是什么?

疫情对旅游行业的影响,在过去的两年里有目共睹,一直走在复苏道路上的旅游行业渴望政策支持。进入2022年,《规划》的发布在年初为旅游业打了一针“强心剂”。如今,《政策》更是被业内人士视为一场“及时雨”。

这场“及时雨”最早惠及二级市场。政策发布当天,A股旅游酒店板块一改上一个交易日的跌势,以0.83%的涨势收盘;第二个交易日,旅游酒店板块仍保持涨幅,其中长白山以6.13%的涨势领跑。

在证券分析师看来,此次纾困政策的出台对旅游行业起到实质性的帮扶作用,助力企业布局疫后发展。民生证券指出,《政策》将旅游业作为重点帮扶行业,释放积极信号,加大定向施策、精准帮扶力度,着力缓解旅游业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稳预期压力,将为广大旅游企业渡过现阶段难关、尽快恢复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对于旅游从业者而言,纾困政策的发布最先提振的是行业信心。旗下拥有开元酒店集团的德胧集团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国家再次出台相关政策,相信对整个行业都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同时也会增加行业和经营者、投资者的信心,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还注意到,许多旅游从业者对此次纾困政策中的信贷等金融政策较为关注。德胧集团认为具体的减税降费,可以实实在在降低企业成本和负担,增加企业经营者和全体从业人员的信心,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将更好地推动行业改革与创新,推动行业发展。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指出,此次的纾困政策兼顾对企业的紧急“输血”和行业“造血”能力的激活,信贷支持、税收减免等政策延续了2021年以来的“输血”救急思路。同时,还通过对优秀企业的融资支持(融资、发债等)让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优秀企业率先复苏,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全面复苏,这就相当于激活了整个行业的“造血”能力,也启动了行业复苏的“发动机”。

钟晖认为,一切纾困政策都是为了稳住旅游行业基本盘,但旅游行业的基本盘不仅包括大中型旅游企业,还包括数以万计的小微型腰部企业,这些企业也是疫情以来受冲击与影响最大的一类。钟晖呼吁,旅游行业的针对性政策要更多倾听中小微企业以及灵活就业人员的声音。

纾困政策贵在落实

在信心提振之后,旅游从业者们对纾困措施的关注集中在如何落实上。钟晖直言,纾困措施的核心是贵在落实。驴妈妈旅游网CEO 邹庆龄认为,纾困政策的出台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每一条对于缓解行业当前面临的困难都很有帮助,期待能够尽快落地、实施。武汉一家旅游门店的店主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对于纾困政策还处于观望状态,政策发布到落地还需要更为详尽的实施细则。

德胧集团认为,就相关纾困政策和措施,应该要求和指导各省级单位下发实施细则,并逐级要求到具体的县级单位执行;对于财政困难省份及县域,需要有统一的指导与要求,落实好政策中的每一条。具体政策中,对于经营实体的房租减免,特别是非国有性质的,仅减免对应的房产税是不够的,也很难执行,建议可以从多项税收上考虑。此外,在对小微企业的认定上,需要更加有效的措施等。

邹庆龄还表示,经过2020年、2021年两年疫情的严重影响,文旅行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压力,融资艰难。另外,文旅行业尤其是旅行社即便是在疫情前,自身毛利率就很低,但是因为服务人群大,又基本属于群众的刚需,所以能维持着有序发展。疫情暴发后,正常流动受到严重影响,出游人群范围大幅减少。除了政府、金融机构的扶植,更多还需要依靠企业自力更生、积极转型与探索。

旅游企业自力更生的前提是市场能恢复。在钟晖看来,旅游是消费的重要一环,文旅商融合的重要一点是人要流动起来,否则商品也无法流动,要改善这一问题,跨省游的熔断机制也要适时适当调整。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近期的撰文中也指出,政策千万条,市场第一条。市场恢复起来了,企业有生意做了,旅游业自然就复苏了。戴斌认为,《政策》中关于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措施为旅游市场带来了利好预期,其中强调,在严格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防疫政策“五个不得”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服务行业提出了“三个不得”的精准防疫要求。文件明确要求“不得非经流调,无政策依据对餐厅、商超、景区景点、电影院及相关服务场所实行关停措施,延长关停时间”“不得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政策要求基础上擅自增加对服务业的疫情防控措施”“各省级人民政府要统筹本地区疫情防控措施总体要求,针对服务行业特点,建立疫情防控措施层层加码问题反映、核实、纠正专项工作机制”。“这些政策有助于推动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调整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的熔断机制适用范围,由跨省游熔断调整为跨市游熔断,也不排除直接取消这一市场管制工具。对于旅行社和线上旅行社来说,这是显而易见的政策利好预期。更为乐观的推测是,这些措施也在为下一步放开出入境旅游做压力测试和积累经验。”

此外,戴斌认为,针对餐饮、零售、交通运输和民航业的纾困扶持政策将进一步释放旅游供应商活力,优化旅游供给结构。对铁路、航空公司和机场、交通的金融支持,加上相关的税收和费用减免,新能源交通工具更新和港口建设政策,将营造更加有利于游客出行和在地消费的交通出行环境。“旅游者多了,消费起来了,旅游业的春天还会远吗?”

上一篇:坚决遏制“食金之风” 农业农村部:全面排查食用农产品违法添加金银箔粉有关问题
下一篇:喜茶奈雪降价、乐乐茶再关门店 新茶饮三巨头怎么了?

舆情

更多

多媒体

更多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