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审核年度观察之一丨终止审核四大原因披露!78家企业“折戟”科创板 超四成“硬科技”成色不足

央广网北京12月29日消息(记者高艳云)今年科创板审核大势基本已定:近80家科创板申报企业铩羽而归,“硬科技”成色不足系主因。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三大行业企业终止数量排在前三位。公开信息显示,截至12月27日,今年已有78家企业科创板终止审核。从行业分布来看,终止审核企业中,30%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分别占18%。

至于科创板审核终止的原因,从公开披露信息综合分析,主要应该集中在“科创属性不符合相关规定、财务方面存在重大问题无法提供合理解释、法律方面存在可能不符合发行条件的情形”三个方面。

“部分科创板IPO终止审核的项目,不属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重点支持的行业领域,不满足科创属性的量化指标要求,未能充分论证技术先进性、业务实质,自身‘硬科技’成色不足。”一家头部券商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央广网记者。

“2021年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就是申报企业主动撤回比例较高达到了70单,其中,经不起问询而在审核过程中主动撤回者不在少数。此外,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涉及到现场检查,其比例接近三分之一。”上述人士解释。

78家企业年内终止科创板审核

相较往年,2021年科创板终止审核数量有大幅增加,但占总申报数的比例没有增加。

上交所科创板股票审核官网显示,截至2021年12月27日,科创板今年累计有78家企业终止审核,其中70家主动撤回申请,8家被上市委否决。

自科创板开市以来,发行上市项目总计696家,目前已有142家申请科创板上市项目遭到终止,占比20.40%。

以年度环比变化来看,科创板终止上市项目呈逐年增多之势。2019年至2021年(截至目前)三年终止审核项目分别有23家、41家和78家。

“考虑到每年上市项目逐年增多的因素,终止审核的占比仍保持在20%左右的水平。”上述券商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以审核更新时间的统计口径来看,2019年至2021年科创板审核更新数量分别是103家、193、400家,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终止审核比例分别22.33%、21.24%、19.5%。

终止项目中新信息技术占30%

央广网记者分析78家终止审核名单发现,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排在前三位。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23家,占比30%;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各14家,占比分别为18%。“此三行业终止审核较多并无特殊原因,主要是在全部申报科创板企业中,上述三个行业占比也排在前列。”一位IPO市场分析人士表示。

而从地域来看,终止审核较多的地区也是项目申报较多的省份,如江浙沪三省市。具体来看,终止审核企业来自于17个省市,其中数量较多的为浙江17家、江苏13家、上海和广东各12家,合计占比69%。

从中介机构来看,保荐项目多终止也多的规律没有打破,头部券商涉“终”项目超过60%。“券业一哥”中信证券是科创板终止审核数量最多的保荐机构。

审核终止的78单项目共涉及保荐机构26家,排在前几位的是中信证券9单、海通证券8单、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同为7单、中信建投6单、华泰联合和民生证券各5单。上述7家券商总计47单,占总终止项目的60%。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场督导或现场检查对科创板申报企业形成有效震慑。

从现场督导和现场检查情况看,共20家企业涉及提请现场督导或现场检查的情形。其中,8家企业在现场督导进场前撤回、3家企业在现场督导后撤回、2家企业在现场督导后被否决、7家企业在现场检查前撤回。

审核终止企业涵盖四大问题指向明确

“梳理78家企业的审核过程、申报文件及问询回复材料,科创板企业审核终止通常都有较为明确的问题指向。”上述分析人士表示,这些问题一般指向四个方面,且部分企业存在多种原因并存的情形。

首要原因当属“硬科技”成色不足。31家企业因科创属性不符合相关规定而终止,占比为40%。

“具体来看,主要情形包括发行人不属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重点支持的行业领域,不满足科创属性的量化指标要求,未能充分论证技术先进性、业务实质等。” 前述头部券商相关负责人表示,吉凯基因、海和药物等药企被否皆因缺少“硬科技”。

吉凯基因于2021年9月23日被终止审核,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议认为,“发行人没有充分披露其核心技术是否具有先进性、相关业务的成长性和潜在市场空间及对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

2021年9月22日被终止审核的海和药物,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议认为,“结合发行人已开展二期以上临床试验的核心产品均源自授权引进或合作研发,报告期内持续委托合作方参与核心产品的外包研发服务等情况,认为发行人未能准确披露其对授权引进或合作开发的核心产品是否独立自主进行过实质性改进,对合作方是否构成技术依赖”。

科创板审核被终止的第二大原因,多为因财务方面存在重大问题无法提供合理解释。在此项下共涉及17单,占比22%。

“财务方面的问题,主要应该包括发行人与部分重要客户或供应商、关联方等存在大额异常资金往来无法提供合理解释;业绩增长或财务指标与行业趋势不符;收入确认、研发费用的归集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等等。”一家排名靠前的IPO咨询机构如是分析。

2021年9月3日被终止审核的天地环保,即因发行人未能充分、合理说明如下事项,包括报告期内固废处理、脱硫特许经营、与施工分包和船厂改装相关的船舶脱硫系统和大气污染治理综合解决方案等业务和经营环节所涉技术是否具有先进性;上述业务所涉关联交易的公允性及相关业务的独立性。

共有8家、10%的企业则因触发了相关的法律规定而被终止审核。

“存在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核心技术的重大权属纠纷、影响控制权清晰稳定等情形,均可触发相关法律规定。”上述IPO咨询机构表示。

赛赫智能于7月22日终止审核,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审核中心在审核问询中即重点关注了以下事项:一是发行人的偿债能力和偿债风险,发行人主要资产均已被质押和抵押;二是发行人研发投入中研发领料和研发人工工时核算的准确性。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议认为,发行人存在重大偿债风险和重大担保风险,对发行人持续经营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因其它原因而终止的属于第四类,共22家企业,占比为28%。

一位IPO业内观察人士称,第四类原因又包括两类情形,一是部分尚未展开审核问询即抽中现场检查后撤回的企业,该情形主要集中于今年1月份底证监会公布《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后抽中现场检查的企业;二是企业在审核过程中申请撤回,且撤回原因通常为战略调整等笼统表述,如部分首轮问询函发出后尚未得到问询回复即撤回的企业。

1月31日,中证协组织了首发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检查名单第二十八次抽签仪式,本批参与抽签为2021年1月30日前受理的科创板和创业板公司,共计407家,20家公司进入首发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抽查名单,其中科创板拟上市公司9家。

一个月之内,申请撤回现象集中出现。截至2月24日,20家被抽查企业,17家终止IPO,仅剩3家在排队。其中,9家科创板IPO企业有7家审核终止;11家被抽中的创业板IPO企业中,仅剩下1家仍在排队。

上一篇:补税风暴下的直播:主播面临洗牌,行业生态即将巨变
下一篇:元宇宙加速近眼显示产业化

舆情

更多

多媒体

更多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