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滨”+马拉松,“顶流”相遇会带来什么?

新华社哈尔滨8月31日电 题:“尔滨”+马拉松,“顶流”相遇会带来什么?

  新华社记者杨思琪、张一帆

  31日7时30分,随着发令枪响,来自世界各地的35000名跑者在哈尔滨开启了一场穿梭于“冰城夏都”的马拉松之旅。这场体育赛事,不仅是选手们挑战自我的舞台,更是“尔滨”“后亚冬时代”文体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8月31日,参赛选手从起点出发。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在奔跑中感受“尔滨”

  当天清晨的哈尔滨,凉爽宜人。马拉松赛道上,每一处风景都成为跑友们的陪伴。

  “我在2018年冬天来过哈尔滨,没想到夏天风景也这么美。赛道沿途有老建筑,有江边风光,还有音乐表演。”来自福建厦门的“90后”跑者黄雪梅说,这次哈马之行不仅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还收获了一场看得见、听得到的多重体验。

  图为赛道起点哈尔滨音乐公园。图片来自主办方

  今年的赛道沿用去年的设置,起点设在哈尔滨音乐公园,马拉松终点设在太阳岛太阳石广场,半程马拉松终点设在哈尔滨市政府广场,实现“景中有赛,赛中有景”。赛道设置了52个演出和加油点位,健身腰鼓、健身操、花球舞等表演,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音乐赛道”,展现着这座“音乐之城”的魅力。

  图为比赛现场的音乐演出。图片来自主办方

  除了美景与音乐,哈马还以“美食基因”征服众多跑友。补给站的马迭尔冰棍、红肠、大列巴等特色美食,让跑友们直呼“好吃”。“听朋友说‘每逢哈马胖三斤’,我今天算是见识了!”来自河北秦皇岛的跑者赵哲说。

  为了让奔跑的精彩被实时记录、一键分享,中国移动“全球通·逐马计划”打造了AI移动云盘,可以生成跑友专属的3D卡通形象。赛事期间,在5G-A网络与全球通保障下,4K高清直播让松花江畔的美景与哈尔滨大剧院的风采清晰呈现,云端观众也仿若身处赛道。

  “体育+”激发城市活力

  今年的哈尔滨马拉松正式升级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参赛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吸引了不少世界排名前列的跑者参加。这背后是哈尔滨以“体育+”为引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我们正在按照世界田联‘金标’和中国田协‘A1类’认证赛事的标准办赛,以提高办赛质量和哈马品牌影响力,为‘尔滨’长红蓄力。”本届哈马承办方、哈尔滨马迭尔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孔庆滨说。

  图为观众在哈尔滨市文体旅产业博览会上排队参观。图片来自主办方

  本届哈马以“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将赛事与“文体旅商展”深度融合。原有的哈马博览会升级为“首届哈尔滨市文体旅产业博览会”,不仅宣传了赞助商品牌,更推介了哈尔滨特色产品。博览会现场增设了公益展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

  张亮麻辣烫等本土品牌销售火热,运动服饰展区引人关注,高端火腿产品现场“圈粉”……一些参展商表示,此次博览会让消费者有了更直观鲜活的感受,为企业提供了品牌知名度提升、曝光量激增的机会。

  办一场赛,游一座城。美团旅行数据显示,8月最后一周,哈尔滨音乐公园、哈尔滨中央大街附近酒店、哈尔滨西站附近酒店、哈尔滨饺子馆搜索量分别同比上涨332%、25%、49%、111%。

  赛事同期还举办了一场“赛道·商道 哈马参赛企业家对接交流会”,重点推介了当地优势资源,吸引更多企业家关注并投资,实现“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体育+经济”等协同发展。

  图为比赛现场画面。图片来自主办方

  打造城市形象新IP

  相比前几年的赛事,今年的哈马在项目设置上进行了优化。“太阳岛荧光夜跑”取代了原有的迷你跑,于8月23日落幕,吸引了9000名跑友参与。“这不仅拉动了哈尔滨夜经济的增长,也响应了国家‘体重管理年’的号召和‘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的倡议,提升了赛事影响力。”哈尔滨会展博览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傅明涛说。

  在选手服务方面,哈马再度创新。参赛包中除了号码布、参赛手环、手册等必备物件外,还包含各类融合了“尔滨”元素的美食、饮料、补给品,让选手把参赛记忆带回家。赛事还为选手提供了个性化的赛前训练指导,通过线上课程、线下讲座等形式,提供科学训练建议;同时设立赛后恢复服务区,配备专业康复师,为选手提供拉伸、按摩等恢复服务。

  选手们完赛后进行休息放松。图片来自主办方

  “跑哈马,识‘尔滨’,不仅热情、宠客,而且细致、专业。”哈尔滨市体育局局长柏志国说,哈马串联起文化、旅游、美食等城市标签,形成“冬有冰雪,夏有哈马”新IP,城市形象与知名度进一步提升,让更多人认识和爱上这座“宝藏城市”。

 

上一篇:8月份我国制造业PMI为49.4%
下一篇:没有了

聚焦

更多

多媒体

更多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