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银行面临零售业务亏损、不良率居高不下等问题

渤海银行在2024年通过压缩高风险业务、加强公司业务布局及金融市场业务的策略,成功实现了整体盈利的增长。然而,零售业务亏损、消费贷款不良率居高不下以及合规问题依然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

净利息收入持续下滑

根据财报显示,截止2024年末,渤海银行的资产总额达到18438.42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111.08亿元,增幅为6.41%;负债总额为17337.17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153.86亿元,增幅为7.13%。

其中,吸收存款总额突破万亿大关至10460.89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309.27亿元,增幅为14.31%;然而,渤海银行的贷款投放增速显著滞后于存款增长,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9364.91亿元,较年初增长了38.46亿元,增幅为0.41%。

在经营业绩上,在经历连续两年业绩下滑后,渤海银行的经营业绩终于呈现“双升”态势。

2024年,渤海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54.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84亿元,增幅为1.94%;实现净利润52.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75亿元,增幅为3.44%。

但从营收结构上来看,作为渤海银行传统核心业务的利息净收入却在持续弱化。

尽管在2024年渤海银行发生利息支出393.39亿元,较上年减少了33.32亿元,同比下降了7.81%。但其利息收入仅实现548.82亿元,较上年下降了54.36亿元,降幅为9.01%.这主要是由于渤海银行贯彻落实国家金融政策,让利实体企业和普通消费者等,贷款收益率同比下降。这也使得渤海银行的利息净收入155.4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1.04亿元,降幅达到11.92%,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也由上年的70.59%下降至60.99%。这已是渤海银行利息净收入下降的第四年。

此外,银行的盈利能力直观体现在利差息差上,2024年渤海净利差较年初下降了0.07个百分点至1.12%;净息差较年初下降了0.10个百分点至1.31%,远低于同业水平1.52%。

好在渤海银行在非利息净收入上还算表现不错,2024年实现非利息净收入99.3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5.88亿元,增幅为35.20%,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由上年的29.41%增至39.01%,成为营收增长的核心支撑。

其中,主要是金融投资净收益较上年同期增长116.13%、交易收益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87.47%,合计贡献非息收入的69.56%。相比之下,传统中间业务则显得疲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25.63%至29.74亿元。

零售业务是重灾区

在资产质量上,截至2024年末,渤海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76%,较年初下降了0.0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为164.80亿元,较年初下降了0.78亿元。

尽管不良指标“双降”,但渤海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是连续第七年维持在1.75%以上,显著高于《2024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中同业银行平均水平1.50%。

而且,渤海银行在零售贷款领域的风险更是暗流涌动,零售贷款不良率达到4.15%,较年初增长了1.90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为92.12亿元,较年初增长了50.36%。零售银行业务税前亏损更是高达27.87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了490.06%,这些都充分暴露了渤海银行零售贷款质量面临的严峻挑战。

尤其是个人消费类贷款,其不良率飙升至 12.37%,较2023年的4.44%增长了近三倍,不良余额更是较年初增长了37.55%达到46.39亿元。

面对不断攀升的风险,渤海银行其实早在2023年开始就在压降个人消费贷规模,直至2024年,规模较年初下降至375.12亿元,缩水了50.60%,但即便如此,存量风险依然较大。

除了个人消费贷,渤海银行的个人房贷和经营贷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从2023年的0.97%大幅上升至1.98%,不良余额增加了91.58%至29.64亿元;而个人经营贷款不良率则从3.24%升至4.62%,不良余额增长了33.32%至12.66亿元。

渤海银行的零售业务风险还在消费者投诉上,2024年内,渤海银行共受理消费投诉22593件,其中个人投诉就有21743件,对公投诉则仅有850件。个人消费投诉主要集中在个人贷款和信用卡业务,分别占比41.06%、30.25%,合计71.31%。

反过来看渤海银行的对公业务,在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73个百分点至1.11%,但背后仍面临行业过于集中的困境。渤海银行贷款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截至2024年末,渤海银行上述五大行业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5.56%、9.97%、9.37%、7.28%和5.46%,合计占渤海银行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的57.64%,占其公司贷款及垫款总额的82.45%。

在合规管理上渤海银行也存在一定漏洞,2025年开年以来,渤海银行已经收到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开具的6张处罚决定书,被罚金额共计120万元。

2025年1月7日,渤海银行苏州分行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被苏州监管分局处以40万元罚款。

1月26日,渤海银行济南分行和德州分行均因信贷管理不到位,以贷转存虚增规模;银行承兑汇票贸易背景审查不尽职两项违法违规行为,双双被山东监管局被罚40万元。时任渤海银行济南分行公司业务一部副总经理郑刚、德州分行行长鲁海涛均被警告。

2月5日,时任渤海银行呼和浩特分行行长苗秋实,因对渤海银行呼和浩特分行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信贷资金挪用于股权投资事项负有责任,被取消高管人员任职资格3年;2月7日,原渤海银行苏州分行营业部总经理助理张黎斌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

股民:伤害了投资人

根据企查查显示,渤海银行成立于2005年12月30日,于2006年2月16日正式对外营业,是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020年7月16日,渤海银行H股股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9668。截至2024年12月31日,渤海银行共有34家一级分行(含直属分行)、35家二级分行、291家支行、16家社区小微支行,开业机构网点总数达到376家。

在港股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渤海银行也难以独善其身,股价长期徘徊于1港元以下成为港股 “仙股”。截至2025年4月3日,渤海银行的收盘价为 0.94港元/股,市值仅167.0亿港元,市净率为0.16%。渤海银行的股价较2020年IPO发行价4.80港元/股累计跌幅达 80.42%。

而在股东回馈上,渤海银行的表现也引得股东不满,自港股上市以来渤海银行累计分红36.09亿港元,其中2020年与2021年分别派发每股0.1027港元及0.1006元,股息率一度达到4.2%。

截至目前,渤海银行已连续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此次在2024尽管渤海银行净利润微增3.44%至52.56亿元,但年报仍明确 “不进行股利分配”“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利润留存用于补充资本和应对不良资产。

对此有股民在股吧中表示“年终每股盈利2毛多,一毛不拔我可以理解,但渤银一分都不肯支付令人作呕。深深地伤害了投资人。”

在资本充足上,截至2024年末,渤海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63%、9.30%和8.35%;除了一级资本充足较年初下降了0.71个百分点,渤海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较年初上升了0.05个百分点和0.18个百分点。但均远低于《2024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中同业银行的15.74%、12.57%和11.00%。

上一篇:哪吒汽车原CEO张勇回应“出走英国”传闻:仍任顾问,正为公司融资奔波
下一篇: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开赛在即,宇树G1将亮相

舆情

更多

多媒体

更多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