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重要时刻,上市公司增持回购潮再起。Wind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4月7日至8日23时,已有逾230家上市公司密集出手,发布增持回购相关公告。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真金白银”积极增持回购,在充分展现发展信心的同时,也能够较好地稳定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即日起,正式启动新一期12个月增持计划,拟增持中国石化A股、H股金额不少于人民币20亿元,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增持股票专项贷款。”4月8日,中国石化集团披露,今年以来,集团所属控股上市公司中已有中国石化、石化油服、炼化工程、上海石化等4家上市公司实施股票回购注销。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日22时有20家央企表示坚定看好资本市场,已增持或拟增持回购旗下上市公司股票。
中国海油集团宣布,拟未来12个月内增持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A股及H股股份,拟增持金额累计不少于人民币20亿元,不超过人民币40亿元。
招商局集团旗下7家上市公司招商蛇口、招商港口、招商轮船、招商公路、中国外运、辽港股份、招商积余集体发布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及内在价值的高度认可,计划提速实施股份回购计划,切实维护上市公司全体股东权益,持续巩固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中国电科公告,已完成增持回购旗下上市公司股票超过20亿元。“公司将不断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加快实施增持回购,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及提升上市公司价值。”中国电科表示。
宁德时代、美的集团、贵州茅台等一批行业领域中的龙头企业也纷纷表示将加码回购。
宁德时代拟使用40亿元至80亿元自有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股份,用于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美的集团回购金额15亿元至30亿元,拟持续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及/或员工持股计划,确保公司长期经营目标的实现;贵州茅台则透露,将按照回购金额上限,尽快完成此前剩余约40.5亿元的回购及股份注销程序,同时着手起草新一轮回购股份方案。另外,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也已着手起草增持方案。
“以国资平台为代表的中长期资本入市和上市公司的积极回购,能够较好地稳定市场预期。”浙商证券研究所宏观首席分析师林成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多家央企和上市公司集体出手增持回购,是对市场非理性下跌的主动纠偏。短期来看,多方积极的增持回购为市场注入数百亿元增量资金,对ETF、蓝筹股形成资金面上直接有力的支撑。长期来看,资金聚焦“央国企”和“科创类”标的,明确支持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的方向,有助于推动价值投资理念回归。
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增持回购积极性正稳步提升。记者从深交所了解到,2025年以来,深市公司已披露回购计划88家次,拟回购金额190.29亿元至342.80亿元;回购进展公告427家次;增持计划公告25家次,增持进展公告121家次。北交所方面介绍,最近一年来,该所上市公司累计新增股份回购计划28份,回购金额上限合计6.78亿元。(记者 韦夏怡 罗逸姝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