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报告:半导体关键技术两年内全面落后中国,产业格局生变

韩国科技评估与规划研究院(KISTEP)23日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韩国半导体技术在几乎所有关键领域已被中国赶超。这一结论基于对39名韩国半导体领域专家的问卷调查,标志着自2022年以来,中韩半导体竞争格局发生了根本性逆转。

技术领域全面对比:中国多项领先

根据报告,若以全球最先进技术水平为100%基准,韩国在多个核心领域得分低于中国:

  1. 高集成度、低阻抗存储芯片技术:韩国90.9% vs 中国94.1%;

  2. 高性能、低功耗AI芯片:韩国84.1% vs 中国88.3%;

  3. 功率半导体:韩国67.5% vs 中国79.8%;

  4. 新一代高性能传感技术:韩国81.3% vs 中国83.9%。
    唯一持平的是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两国均为74.2%。

两年逆转:从领先到落后

2022年的同类调查中,韩国专家曾认为本国在高集成存储芯片、先进封装、传感技术等领域均领先中国。然而,短短两年内,中国在技术研发、原创设计等基础领域实现突破,并在商业化应用上快速推进。报告指出,韩国仅在制造工艺和量产能力上保持优势,但基础技术、源代码及设计等环节已落后。

中国崛起的背后:国家战略与持续投入

韩国媒体分析称,中国半导体技术的飞跃得益于国家层面长达十年的高强度投资。例如,中国通过支持高校和研究机构培养人才,强化原创技术储备,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生态58。韩国半导体产业协会专务理事安基铉指出:“中国在研发投入上的规模远超韩国,尤其在AI芯片和功率半导体等战略领域,已形成难以追赶的竞争优势。”

韩国产业挑战:内忧外患并存

报告警示,韩国半导体产业面临多重危机:

  • 技术短板:核心人才流失、原创技术储备不足;

  • 外部压力:美国贸易制裁风险、日本技术竞争、东南亚市场崛起;

  • 政策局限:过度依赖存储芯片市场,新兴领域布局滞后。
    韩国YTN电视台评论称,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不仅冲击韩国市场地位,更可能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

未来展望:韩国如何应对?

专家建议,韩国需加速AI芯片等新兴技术研发,同时推动供应链本地化以降低外部风险。然而,报告对韩国技术前景的评估并不乐观,认为“未来五年内,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领先优势或将进一步扩大”。

结语
此次调查结果揭示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的新态势。中国的快速赶超与韩国传统优势的消退,不仅反映技术实力的消长,更凸显国家战略与产业政策的关键作用。对于韩国而言,如何在高技术壁垒领域重拾竞争力,将成为未来十年的核心课题。

(综合自韩国科技评估与规划研究院报告及韩联社、环球网、观察者网等媒体报道)

上一篇:我国自主研制!全球最大功率甲醇双燃料船用发动机正式发布
下一篇:倪光南:RISC-V将成为半导体产业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

舆情

更多

多媒体

更多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