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水稻人研发精神,8月3日-8月6日,江苏工院信息工程学院“稻”路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湖南长沙,调研智慧农业,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以实际行动修好“主题教育”必修课。
调研智慧农业发展“稻”路,修好“主题教育”必修课
近年来,湖南省先后出台农机“千社工程”、农机推广服务“331”机制、打造智慧智能农机产业链发展高地等政策,大力推广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团深入长沙市望城区月圆村万利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其在村党总支带动下建立起“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推进“低镉农田”项目,目前已建成“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产量高、镉量低”的现代化高效农业生产区。负责人纪万芬介绍该合作社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柏连阳创新团队进行水稻实验的场所,在田间地头向实践团成员重点讲解了“韶香100”、“西子13号”等水稻品种,同学们据此对当地居民、企业等开展调研,感受智慧农业新发展,收集数据服务互联网+项目。
引领新青年走好青春“稻”路,不负新时代好“食”光
袁隆平与湖南有着妙不可言的缘分,他扎根于湖南农村,深耕农业、潜心研究,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把自己青春最美好的年华都留在湖南这片他深爱的热土上。
实践团深入隆平小镇试验田、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隆平水稻博物馆等地标,实地观察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沉浸式学习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艰难历程,引导学生直观地体会到水稻人在研发过程的艰辛,学习和延续隆平精神。同时,依托学院信者无疆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室于隆平水稻博物馆开展“红色筑梦·思政课堂”主题微宣讲活动。
寻访农业研发“稻”路,弘扬科学家精神
中国是蚕桑产业的发源地,随着精美绝伦的中国丝绸蜚声海外,孕育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和源远流长的蚕桑文化。湖南蚕桑文化历史悠久,是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优势区域,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是湖南省唯一的专业性蚕桑科研机构,这里的科研水平世界领先,是国家级科学研究课题攻关地,科技成果多次荣获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
实践团走进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体验抽丝剥茧非遗技艺“缫丝”,在其科技文化中心展厅学习蚕桑文化,了解获得三等国家发明奖的蚕品种“芙蓉x湘晖”研发史;学习现代智能养蚕技术,目前从蚕种选育,饲料配方、环境控制等方面进行自动化、机械化生产,生产效率提高1000倍。
“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这是袁院士的八字箴言,此次,“稻”路暑期社会实践团紧扣新青年走好青春“稻”路这一主题,愿每一位青年人都能成为袁院士那样一生择一事,心怀天下的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禾下乘凉梦”,让“稻”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