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晚,正邦科技公告,受猪周期影响,公司及子公司江西正邦养殖有限公司等近期因流动资金紧张出现部分商票逾期未兑付的情形,截至公告披露日,逾期未兑付余额合计5.42亿元。
另据上海票据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正邦科技及其关联公司已发生多起逾期。其中,上市公司主体逾期金额为4.79亿元,承兑人开户机构为中国工商银行(4.680, 0.02, 0.43%)股份有限公司南昌阳明路支行。
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投资者身份从公司了解到,上述5亿元的未兑付资金主要来自上市公司供应商。
“目前,公司也在与债权人进行沟通,商谈进行延期兑付,很多供应商也已合作多年,其中部分债权人也比较理解公司的难处。”正邦科技人士当日回应称,公司现在主要在全力保证正常生产。
至于后续的兑付资金来源,上述人士给出了三个方向,分别为日常生猪、饲料销售的现金回款,以及剩余未用的银行授信和股权或债权合作。
债务逾期金额扩大
按照正邦科技的说法,此次5.42亿元的逾期主力包括了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
而据上海票据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正邦科技逾期金额为4.79亿元,累计逾期金额6.62亿元,这部分商票开户机构为工商银行南昌阳明路支行。
子公司部分的逾期情况,则主要集中在正邦养殖有限公司和正邦科技桑海分公司,逾期金额分别在1000万元和250万元左右。
若按照上述口径统计,相当于6月以来,正邦科技及其关联公司逾期金额再次增加5000万元左右。
另据上市公司8日公告,债务逾期主体已从上述3家增加到11家,新增部分单笔逾期200万元以下,其中昆明新好农科技有限公司逾期金额更是只有54.37万元,显示公司还款能力进一步下降。

实际上,正邦科技的债务问题早已摆上了台面。
本报9日早些时候报道指出,今年5月的业绩说明会上,便有投资者提出“近期有贵公司商票逾期的报道,请问这对公司会造成什么影响,公司是否有能力尽快兑付逾期的商票?”
同时,今年4月、5月,正邦科技商品猪出栏均重只有86公斤/头,不仅低于去年同期的140公斤的水平,也远远低于110公斤的行业生猪标准出栏体重。
提前出栏的背后,亦可能与公司希望尽快回笼资金有关。
此外,今年2月底,正邦科技董事会亦曾审议通过,计划向大北农(8.040, -0.11, -1.35%)出售部分饲料公司股权,涉及德阳正邦农牧科技等8家公司的全部和部分股权。彼时,上述股权转让价格估计概数为20亿元-25亿元区间。
而就公司账目资金变化情况来看,其短期偿债风险也十分突出。
2020年猪价高点时,正邦科技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一度达到117亿元,但是随着2021年的行业景气度的反转,上市公司兜里的现金以每个季度20亿元左右的速度在减少。
2021年一季度末,上述资金余额为65.88亿元,同年三季度末降低至25.46亿元,到今年一季度末已经降至7.06亿元。
另一边,猪价持续低迷,公司回款规模下降,债务问题随之爆发。
于是,在今年4月,正邦科技首次出现1.02亿元的商票逾期。
正邦科技披露年报后,深交所下发的问询函指出,“你公司截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38亿元,同比减少91.23%,持有的货币资金余额为51.33亿元,同比减少60.65%,其中受限资金余额32.98亿元,同比增加147.61%,包括被冻结的银行存款2.06亿元”,同时,交易所要求公司就其偿债能力等问题作出说明。
不过,正邦科技除了6月1日发布了一份延期回复问询函的公告后,至今未对上述问题作出正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