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建议:不要拿没见过的雪糕”,成了这个夏天里年轻人玩的热哏儿。
路过小超市、便利店时,随手从冰柜抓起了两支雪糕,等到结账时傻眼了,手里不怎么起眼的雪糕动辄十几元,乃至几十元,心头一紧,看着营业员的职业笑容,以及背后顾客的催促眼神,硬着头皮买下,每一口品啜都很仔细,体会着这几十块钱贵在哪里,然后,发一条朋友圈吐槽。
网友称:“某某品牌的雪糕潜伏在便利店的冰柜里,随时准备给那些随手一拿就结账的人一个迎头痛击”,甚至“不认识的不要拿”成为了便利店买雪糕的基本规则。
为什么雪糕成了我们经常会遭遇高攀不起的尴尬呢?为什么曾经的冰柜里随便拿的自由,变成了处处小心?
其实,冰柜里的雪糕,有的真的已经超出我们对他们的预期,以及我们的“钱包舒适区”。我们看到,近年来雪糕、冰淇淋发展进入快车道。按去年的一份行业报告,我国冰淇淋市场保持持续增长态势,2020年达到1470亿元,2021年预估超过1600亿元,中国冰品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一。在白热化的竞争之下,企业也在向高附加值、高颜值、高品质、强IP方向努力,雪糕里的选料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高级,中国风造型、轻奢等概念频频推出,价格也自然涨了起来,这样一来,我们就不能“雪糕自由”了。
这里面的逻辑,似乎挺复杂,雪糕不是直接涨价,而是产品升级。雪糕变得更好看,更好吃,更适合发朋友圈,更有文化内涵,也经常性地会“伤害”我们的钱包。
我想起我小时候经历过的冰棍涨价。1980年代初期,冰棍只有三五分钱一支,但是,家长还是要等到收摊的时候去买那些“缺胳膊断腿”的冰棍,往往是一分就可以买到。但随着时间流逝,很快冰棍就变成一毛钱,再后来普通冰棍很少见了,更多是用料更扎实的“重赤豆冰棍”,大半截子的冰棍都是赤小豆,很是诱人,但价格更“惊喜”,一下跳到了五角钱。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之下,人们也在起先的惊讶之后,慢慢接受了五角钱的价格。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场巨大的消费升级。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单独价格上涨的,消费者是很难接受的。但是,如果换了一个商品名字,换一个消费场景,消费者就会倾向接受这是产品升级,这也正是进口樱桃的名字要改成“车厘子”,进口李子要改成“布林”的理由。换名、换包装、换销售形式,会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消费升级。
目前,很多头部的雪糕品牌努力打造新的雪糕IP,提升颜值和附加值,终于将雪糕做成了我们吃不起的样子。但是,当下的消费者认知瓶颈是:所有雪糕(至少是大部分)在终端销售的场景里都用了一个商品名——雪糕,一个场景——冰柜。你心里默认的两三块钱的雪糕,却可能被商家高附加值了——它可能是千年文化大IP的联名款,也可以含有来自南半球的神奇原料,或者是定位于满足你晒朋友圈的轻奢需求。
就这样,小小的便利店冰柜里,两组定位不同的商品撞头了,宛如奢侈店开在了菜场里,那只手里的条纹编织袋到底值得多少钱,就让人费解了。
其实,“不认识的不要拿”是一场茶杯里的风暴,变化年代,只是改变是不变的,雪糕的消费也在分化,因为选择更丰富了,品类更多了。为了避免误伤钱包,解决之道可能是便利店会专门出现高端冰品的专柜。其实,我不怀念几分钱的冰棍,因为那时没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