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财经4月23日电 (左雨晴) 近日,#辛巴售卖假货瑜伽裤一晚销售额超600万#、#YPL回应辛巴旗下主播卖假货#、#YPL再回应辛巴一夜售假600万#、#辛选称所售瑜伽裤不属于假货#多个话题登上热搜,再次将网红主播辛巴和他的团队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然而在争议中,辛巴公司和“品牌方”数个回合的各执一词,晒材料,让事情的真相愈发扑朔迷离,陷入罗生门,到底谁才是“正品”,难道都是“正品”?
一夜销售额超600万却是“假货”?
4月18日,辛巴和旗下主播“蛋蛋”在网络直播间,现身带货了一款名为“YPL防晒凉感裤”的产品。有消费者下单后发现YPL品牌官方并无这款产品,质疑辛巴售卖假货。
22日,澳大利亚YPL通过其官方蓝V微博号“YPL运动潮品”声明称,辛巴方面所售产品不属于YPL发售品类范畴,相关经销公司以及生产公司,均非YPL正规经销生产渠道,无YPL品牌营销、授权使用、产品生产销售等资格。
22日,澳大利亚YPL通过其官方蓝V“YPL运动潮品”第一次发表声明。
根据相关数据,该产品直播间售价63元,已售数量超过10万件,销售金额超过600万元。
“YPL运动潮品”表示,考虑该产品销售数量、金额巨大,YPL 将依法对该产品经销公司,生产公司进行追责,并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同时,针对线上销售,YPL有权对相关产品链接、店铺、主播等进行同步追责。
辛选一天时间内数次回应!有授权,系商标争议
在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后,辛巴旗下公司广州辛选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22日晚间回应称,品牌持有方已提供授权链路和相关书面材料,目前辛选仍在对这些材料做进一步严格核查。
辛选向中新财经出示的授权材料显示,向辛选授权生产、销售“YPL”品牌定制产品的是哈尔滨市澳生源贸易有限公司,而澳生源的商标使用权则来自YPL商标原持有人——澳大利亚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其授权期限为2021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并可转让授权。
辛选向中新财经出示的相关授权书。
23日,辛选再发声明解释,2022年4月13日,原商标持有人澳大利亚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申请将商标转让予澳大利亚YPL有限公司后,因双方在转让前后就授权第三方使用商标已经存在争议,因此出现了商标受让方称直播间所推广产品“不属YPL品牌旗下产品”的说法。
辛选表示,经征询法律专家,辛选确认原商标持有人与被授权方哈尔滨市澳生源贸易有限公司的授权关系,以及哈尔滨市澳生源贸易有限公司与辛选的授权关系,均在法律有效期内。
同时,辛选称将为购买了YPL产品的消费者办理全额退款。
“YPL运动潮品”再回应:辛选所示授权书伪造公章
就在网友以为“卖假货”变成了“商标争议”后,YPL再度扔出重磅“炸弹”。
23日,“YPL运动潮品”表示,从未与哈尔滨市澳生源贸易有限公司有任何业务合作,不存在任何商标授权行为。辛选拿出澳大利亚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盖章的授权书,属于伪造公章,将被追究伪造者相应的法律责任。
而在此前的一份声明中,“YPL运动潮品”指出,哈尔滨市澳生源贸易有限公司持有的25类商标虽有“YPL”三个字母,却并非澳大利亚YPL有限公司持有的“YPL”商标,而辛巴在直播间所售卖的产品,却使用的是澳大利亚YPL有限公司持有的商标。
在23日“YPL运动潮品”发布最新声明之前,辛选在22日晚间发布的声明曾表示,如最终核查结果表明,品牌持有方(哈尔滨市澳生源贸易有限公司)存在任何违法违规行为,我们将依法严肃追究其责任,并坚决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商标疑云:“YPL运动潮品”和澳生源,谁拥有正版?
中新财经注意到,尽管澳生源声称持有国际分类中25类服装鞋帽的“YPL”商标,但该商标与澳大利亚YPL商标并不一致。
有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显示,澳生源在25类服装鞋帽中共申请过三个“YPL”商标,目前两个变体商标处于无效和申请状态,唯一一个显示“已注册”的“YPL”也与澳大利亚YPL所持商标图案不一致。澳生源唯一一个与澳大利亚YPL相同的商标,却是属于24类的布料床单,并且显示无效。
澳生源所申请的“YPL”商标。
天眼查显示,哈尔滨市澳生源贸易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盛爱琴。2021年,该公司投资的广州市澳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因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另,抖音平台上此前发声力挺辛选的“YPL运动旗舰店”,目前删除了相关声明。中新财经查阅发现,该账号注册公司为深圳莎多拉贸易有限公司,旗下并无“YPL”相关商标注册,且其在今年3月7日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被列为“经营异常”状态。
而此次事件中,双方材料均出现的澳大利亚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在国内多个企业信息查询平台均无法查阅到相关信息。
律师:若存在伪造公章行为,需追究刑事责任
这并非辛巴第一次卷入“卖假货”的风波。2020年10月,辛巴带货假燕窝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最终,辛巴方被罚款90万元,品牌方被罚款200万元,辛巴快手账号还被禁60天,截至1月14日向消费者赔付超4000万元。
如今,本次“卖假货”风波中一再反转的剧情,也让不少网友吃懵了瓜。那么在诸多争执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应放在第一位考虑的是公章是否伪造,因为一切授权都由此而来。”北京德翔律师事务所主任安翔律师告诉中新财经,伪造公章在我国属于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要追究刑事责任。
到底是伪造公章制假售假,还是商标授权纠纷所致?安翔表示,该事件比较复杂,还得“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执法部门的进一步介入和调查,会让真相水落石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