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一杯就少一杯”,这是瑞幸咖啡(下称瑞幸)初陷财务造假危机时,消费者的态度。但与之想象中“凉透”剧本不一样的是,瑞幸却在逐步复活。
1月27日晚,大钲资本宣布其牵头的买方团完成了对瑞幸咖啡部分股东股权的收购,总交易对价超4亿美元,买方团其他成员包括IDG资本和Ares SSG CapitalManagement。本次交易完成后,大钲资本持有瑞幸超30%的股权,投票权超过50%,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控股股东。
在经历了财务造假风波后,瑞幸也经历了一场华丽的转身,新掌舵人能打开瑞幸重新上市的局面吗?
为什么大钲资本持续输血
大钲资本和瑞幸的渊源由来已久。大钲资本是瑞幸A轮、B轮融资的领投方,即便在瑞幸曝出财务造假之际,依然不离不弃。
据媒体报道,大钲资本去年4月继续向瑞幸注资2.4亿美元,为其复活打了一针强心剂。2021年6月,瑞幸财报展现出的盈利能力远超外界想象,5月、6月连续两个月的盈利,验证了其良性的商业模式。
而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瑞幸咖啡总净收入23.502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1.43亿元增长105.6%;2021年前三季度,瑞幸咖啡总收入55.33亿元,超过2020全年的40.33亿元。
在咖啡赛道拥挤的情况下,瑞幸没有失去势头,前期的扩张策略让瑞幸拥有了核心商圈的点位资源。在开店方面,瑞幸也由粗放走向谨慎,陆续关闭了运营状况不良的门店,并且严格把控新开业门店的选址。
即便如此,瑞幸的门店规模也远远超过后来者。截至去年第三季度,瑞幸咖啡一共开设了5671家门店,其中自营店有4206家,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4%;加盟店达到1465家,较上年同期增长66.7%,而最被外界看好的新兴品牌Manner咖啡的门店数量还没有突破1000家大关。
三线城市的瑞幸加盟店店长杨辉(化名)向时代财经透露,选址是加盟商最头疼的地方,审核标准也是最高的。他把门店开在了学校附近,一天能卖出500杯,扣掉成本,旺季能保持每个月6万元的利润。三线城市的消费潜能不容小觑,近期杨辉的第二家瑞幸咖啡店也顺利开张。
除此之外,瑞幸的涨势也反映在粉单市场的股价上。2020年6月29日,瑞幸粉单市场开盘价为0.98美元,此后在2021年一度创下17.79美元的高价,涨幅最高达17.15倍。
一位瑞幸抄底玩家告诉时代财经,每次瑞幸释放消息,都会伴随着粉单市场的震荡。自他从2020年底在粉单市场买入瑞幸后,已经实现了总资产翻番,“这两年瑞幸的好消息要远远大过坏消息”。
陆正耀惨淡出局,创业项目悄无生息
相比瑞幸咖啡的死而复生,其创始人陆正耀的退出并不体面。此次大钲资本牵头的交易,释放了一个重要消息——陆正耀及瑞幸的前管理层人员已彻底撤出瑞幸咖啡。瑞幸咖啡“去陆正耀”的一系列举措终于画上了句号。
为了杀回瑞幸,陆正耀和前管理团队曾组织起草了一份名为《关于罢免郭瑾一瑞幸咖啡董事会主席和CEO的请求信》,随即遭到对方阻击,直到风波最后,陆正耀也没有夺回话语权。
退场的陆正耀也发起了新一轮的创业,他同样把目光瞄准餐饮行业。
2021年8月,陆正耀打造的小面品牌“趣小面”在北京正式亮相。这一年也是面品牌的融资大年,和府捞面、陈香贵、马记永均是该赛道的活跃选手。不过,没有拿到大额融资的趣小面没能复制瑞幸的扩张方式。
从小程序门店分布情况来看,其在全国范围的门店仅有33家。此外,开业不到一年,北京首家趣小面就迎来了关店的结局。部分趣小面门店也经历了改名风波,以“趣巴渝”重新上线,菜单中加入火锅煲仔品类。
2022年初,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新消费又卷土重来,预制菜成为新风口。1月10日,由陆正耀创办的舌尖科技正式宣布入驻预制菜赛道,推出到家业务“舌尖工坊”。
从瑞幸咖啡出局后,陆正耀迫切需要找到新的位置。但无论是趣小面还是舌尖工坊,其创业动作都颇显仓促,“快速进驻、霸占头部、亏损式增长、以最大速度把体量做到第一”的投资思路似乎也已不再灵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