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年底前清零无照体育培训机构,建立体育培训市场“黑白名单”

  日前,北京市体育局发布《关于做好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2021年底前实现无照体育培训机构清零。在摸底排查基础上,率先建立体育培训市场“黑白名单”。

  《通知》明确,体育培训是“双减”工作重要内容。青少年体育培训服务涉及各类体育运动项目,包括基础体能训练、基本运动技能教授、运动水平提高等。在经营形式上,有企业、个体工商户、社团、民办非企业、体校和各类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

  北京市体育局要求,各区体育部门要对属地各类体育培训机构全面摸底,建立台账清单,进一步明确监管责任。在摸底排查基础上,率先建立体育培训市场“黑白名单”,对信用和服务好的体育培训机构,要优先向学校推荐;对信用和服务较差的机构,要加大曝光力度。

  另外,要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从事体育培训服务的证照资质全面核查,对无照机构开展专项整治,严禁无照机构从事体育培训服务,2021年年底前实现无照体育培训机构清零。

  按照北京市“双减”对非学科培训机构准入工作意见,市体育局正在推进相关工作落实,拟对体育培训机构名称、登记条件、培训场所、培训大纲、专业人员、社会信用等进行全面系统规范。

  加快建立健全体育赛事活动标准、教练员从业资质、各运动项目培训服务标准等,细化体育培训内容,规范培训行为,加大教练员培训力度,满足培训市场需求,引导各运动项目培训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针对不同群体制定科学的培训大纲,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聘用具有体育培训资质的专业人员,在符合国家有关场地、器材标准的条件下开展体育培训服务。

  《通知》特别提出,坚决纠正虚假宣传、虚假折扣、“焦虑营销”等行为。

  体育培训机构应主动承诺诚信经营,主动承担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对培训活动中的预付费行为,应积极使用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预付资金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专门存管。应积极解决消费纠纷。

  在宣传方面,《通知》要求,加大体育教育功能宣传,广泛宣传体育对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综合价值,树立“健康第一”的舆论导向,坚决抵制“应试体育”思维。

  去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

  目前已有多地提高体育中考分值。今年3月,深圳市中考体育成绩的权重首次从0.3(30分)增加至0.5(50分)。云南从2020年开始,将体育中考分值提高到100分;天津在提高至40分的基础上,2022年起逐步增加体育在中考中的分值。

  新东方(NYSE:EDU)青岛学校、天津学校分别于7月23日、8月6日宣布开设针对中考的体育课程。好未来(NYSE:TAL)也将目光投向了体育培训。7月,深圳、宁波学而思都曾变更经营范围,新增了体育等科目的培训。

  从体育培训的产业链上看,上游市场主体包括产品供应商、教育组织生产者和教育实施者,提供场地资源、体育运动装备以及师资力量;中游市场主体为培训服务者,提供体育培训内容推广与供应;下游市场主体为B端的学校以及C端的个人用户。

  To C端的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大多从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跆拳道等大众化项目切入布局,代表公司包括由篮球培训班起家的动因体育、足球培训机构索福德体育、少儿羽毛球培训俱乐部界内体育等。

  小众品类如橄榄球、花滑、高尔夫、击剑、马术等也在探索产业化发展之路。2016 年,起步于击剑运动培训的万国体育挂牌新三板,成为国内首家体育培训行业上市公司,后于2019年终止挂牌。

  To B端机构主要以青少年体育赛事运营、及运动馆连锁经营为主,如赛事运营平台斑马少年运动;众辉体育则在运动员经纪、体育营销、赛事IP打造与运营、体育职业技能培训和体育地产等业务板块全面布局。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公告显示,体育教育与培训的总产出为1909.4亿元,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为6.5%。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设定为5万亿元,假设体育教育与培训总产出在体育产业所占比重维持2019年水平,预计2025年我国体育培训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3000亿元。

  目前国内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入局者虽多,但以运营管理粗放的小微机构居多,整体小、散、乱,体育培训体系化、品牌化不足。

  北京市体育局表示,要认真做好体育科普教育,引导青少年根据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体育运动项目。要引导广大青少年和家长选择证照齐全的体育培训机构,重点考察培训机构的诚信度、场地设施条件、服务质量等,主动要求签订规范的培训合同。

  此外,各级体育部门要与市场监管、消防、应急、卫生健康、金融、公安等部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不定期组织开展体育培训机构专项检查,认真排查体育培训机构在安全生产、卫生防疫、预付费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对疫情防控要求不落实、安全生产有重大隐患不整改、群众投诉集中的体育培训机构要及时曝光并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上一篇:杨伟民:居民消费低,根本原因是居民收入还不高
下一篇:明年消费对经济贡献率将稳中有升,新的促消费举措有望推出

舆情

更多

多媒体

更多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