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康国宾陷管理层震动 张黎刚的资本迷局与医疗信任危机

2025年3月,爱康国宾资深副总裁、华北大区总经理刘华的突然被罢免引发连锁反应,北京分公司多名业务骨干被集团调岗或离职。这场管理层震动不仅暴露了企业内部治理的深层矛盾,更折射出民营体检巨头在资本裹挟与医疗专业性之间的失衡困局。

管理层震动

公开资料显示,刘华于2006年2月加入爱康,2016年3月升任爱康集团销售副总裁。在爱康期间历任南京区域常务副总经理、广州区域总经理、北京区域总经理、集团助理营销副总裁兼华南区域总经理等职位。对于此次刘华的离任原因,公司尚未公布。 接近爱康国宾的人士称,刘华离任后,公司调来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接任刘华工作,并从上海调来多名业务骨干,目前北京分公司业务团队已有一半被上海分公司的业务人员接替。 此前,爱康国宾创始人张黎刚与黄飞燕的离婚纠纷持续影响公司稳定性。黄飞燕曾带走核心团队创立乐荐健康,虽未对爱康国宾形成实质竞争,但削弱了中层管理梯队建设能力。

资本迷局与医疗信任危机

2019年阿里系通过云锋基金以20.6美元/股完成私有化,持股比例达57%,但双方在数据整合、流量入口等方面进展缓慢。阿里健康未将爱康国宾纳入支付宝医疗优先推荐,导致其流量转化率低于预期。 私有化时中小股东因报价较美年健康低17%而蒙受损失,之后曾传言爱康国宾计划赴港IPO,但目前计划搁浅,投资者对管理层战略定力产生怀疑。 2022年上海某分院因使用无证人员审核报告被罚5万元,2024年合肥爱康卓悦门诊部漏诊肺癌事件引发舆论关注——患者体检CT显示2.7厘米肺结节未获提示,3个月后确诊恶性肿瘤。类似纠纷在投诉平台累计超千条,涉及HPV误诊、肾囊肿误判等多类问题。 就在近期,《中国消费者报》报道了爱康国宾旗下体检机构存在“体检报告不准确、误诊”“漏诊”“检查敷衍”等现象。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公立医院在健康体检中市场份额占比70.8%,民营体检机构占21.5%,其他医疗机构约7.7%。2023年美年健康、爱康国宾、瑞慈医疗人次分别为2834万、800万和429.45万。 对于爱康国宾来说,面临着公立医院和其他民营体检机构的全面围剿,想要在传统的体检业务中提升市场份额,已很难突破。 在行业红利消退期,爱康国宾为了突破困局,也在不断做各种尝试,但其战略定位在“高端化”“普惠化”“数字化”之间反复调整,资源分散导致竞争力钝化。

上一篇:全国首例!抢票“外挂”软件被判构成不正当竞争
下一篇:没有了

舆情

更多

多媒体

更多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