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4 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向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联合光电”)发出监管函,严斥其在 “大载重四足机器人” 业务的信息披露中存在不准确、不及时以及通过非法定渠道披露等违规行为。
此事件一经曝光,即刻引发市场对联合光电公司治理与财务健康状况的广泛关注。参考公司近期发布的 2024 年半年度报告及三季度财务数据,其经营层面的挑战与风险愈发显著。
信息披露违规,管理漏洞暴露无遗。
监管函指出,联合光电在 2023 年年报中声称 “大载重四足机器人计划于 2024 年量产”,然而后续更正公告却承认,当时该产品尚处于前期开发阶段,既未形成核心技术,也未与客户签订任何协议。更为严重的是,公司在 2024 年 6 月已终止该项目,却未及时披露进展,反而在互动易平台称 “暂无相关产品”,构成误导性陈述。这一系列违规操作致使公司股价单日暴跌超 10%,市值骤降至 54 亿元,充分暴露出公司内部信息披露流程的混乱以及风险管控的严重不足。
财务数据欠佳:增收不增利,现金流恶化。
尽管联合光电 2024 年上半年营收达到 8.48 亿元,同比增长 5.75%,但净利润却同比下滑 27.67%,仅为 2825.33 万元,扣非净利润降幅更是高达 33.32%。盈利能力下降主要归因于研发投入的大幅增加(同比增长 34.28%,达 1.04 亿元),以及消费电子等终端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的毛利率受压。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上半年净流出 5380.81 万元,同比减少 6100 万元,自由现金流也恶化至 - 3730 万元,资金链压力显著增大。
负债攀升,存货高企,隐患重重。
截至 2024 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攀升至 42.43%,较 2023 年同期增加 6.67 个百分点,长期借款同比增加 48.84%,有息负债率升至 17.64%。与此同时,存货账面价值达 4.41 亿元,占净资产的 27.23%,较上年末增长 20.29%。若市场需求未达预期,可能进一步加剧公司的流动性风险。 核心业务稳中有进,新兴领域遭遇挫折。 联合光电在安防监控、智能驾驶等传统优势领域依旧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其高端镜头产品在安防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车载镜头业务的量产能力也在持续提升。然而,此次折戟的机器人项目暴露出公司在跨界新兴领域时技术储备与商业化能力的欠缺。尽管研发投入高昂,但 “大载重四足机器人” 等前瞻性项目未能转化为实际收益,反而拖累了整体业绩,凸显出公司战略落地效率方面的问题。
整改与展望:能否重赢市场信心?
深交所要求公司董事会立即整改,强化信息披露的合规性。联合光电计划于 2025 年 4 月 21 日发布 2024 年年报,届时市场将重点关注其负债结构优化、现金流改善以及新兴业务调整的进展。短期内,公司亟需修复投资者信心;从长期来看,如何在巩固光学主业优势的同时,平衡创新投入与盈利质量,将成为决定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