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药学硕士玩不转医药基金?中加基金薛杨在管产品均现清盘危机

 

近期公募基金的一季报披露完毕,在整体大幅震荡的2024年第一季度,内地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普遍经历着凄风苦雨,甚至面临着清盘的危机,甚至有基金经理在管的所有基金都遇到警报。

中加基金的薛杨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来自公司网站的资料显示,薛杨目前担任基金经理不到一年半,他在中加基金管理着医疗创新混合与龙头精选混合两只产品,但两只基金在一季报中却提示了该季度中产品出现了清盘危机。

这其中中加龙头精选是他和张一然合作管理的产品,后者目前在公司管理七只主动权益基金,是权益团队中管理产品最多的一位。但同样的问题也摆在他的面前,虽然年内仅有一只基金出现下跌,但多只基金同样提示了清盘危机。

从双基金经理变成一位基金经理

中加医药主题公募连续两年“亏损”

作为一只发起式基金,中加医疗创新成立于2022年的11月30日,2023年全年该基金录得的净值增长率约为-9.17%;但今年到目前大约4个月的时间,该基金的净值下跌已经达到9.82%,下跌已经超过了去年。

最初基金成立时产品是双基金经理,经验丰富的老将李坤元和薛杨合作一起管理该基金,但是李坤元仅仅在管理该基金75天后便卸任,因此绝大部分时间中加医药主题都是薛杨一人独自来管理的。

具体看产品规模,作为发起式基金的考核期延后,但它的规模自成立以后一直在0.20亿元以下的超低水平徘徊,这样的表现自然是和产品成绩不佳有关,最新的基金一季报也揭示了背后的原因。从3月31日时的十大重仓股来看,年内仅有三家公司出现上涨,两家公司的股价涨幅不到10%,表现最好的重仓公司是和朱少醒同款的兴齐眼药,但该股仅排在第八位,占比约为5.15%。

从对组合更为重要的前三大重仓股来看,一季度末的占比都超过了8%,特别是头号重仓股天坛生物的占比达到10.38%超过10%的规定上限,但是该股今年至今下跌接近8%。相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第二大重仓股联影医疗上,3月31日时薛杨持仓该标的比达到了9.95%同样接近于满仓持有,但该股在二级市场上年内下跌接近6%。整体看最新披露的十家公司,2024年到目前表现最差的是主营医疗服务的新里程,该公司年内股价下跌已经超过了20%。

从季报总结来看,基金经理最大的失误可能是在于选错赛道,他对于受到政策鼓励的创新药缺乏配置“一季度持仓无大的变化,依然维持对血制品和医疗设备行业的超配。目前血制品行业中,一季度,我们观察到血制品行业供给端在逐渐加速。血制品行业的特点是需求决定供给,供给的加速进一步验证了血制品行业的高景气。2023年优秀的医疗设备公司在需求端有压力的背景下,份额均在持续提升,并带动公司业绩保持正增长,这在医药行业整体业绩承压的情况下难能可贵,随着设备更新政策的落地,医疗设备有望迎来供需两端共振。”

在管七只基金仅两只勉强正收益

海归金融学硕士张一然遭遇规模瓶颈

薛杨所管理的中加龙头精选混合是与张一然合作管理的,组合今年到目前实现了大约6%的涨幅,同类排名靠前。但与业绩不相称的是,在基金一季报中,除去龙头精选混合外,中加新兴成长、中加科瑞、中加低碳经济六个月和中加核心智造都在季报中提示了清盘危机的字眼,在第一季度没有出现过清盘危机的仅有中加喜利回报和中加转型动力。

整体来看,张一然目前管理七只基金的合计规模约为4.20亿元,平均单只基金的规模仅为0.6亿元,这样的规模成绩单未免让人感觉尴尬。分析背后的原因,问题或许出在两个方面:首先,张一然作为公司权益团队的核心人物,过往实力和知名度似乎不被基金投资者认可。

从公开的简历来看,他是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金融学硕士,2012年4月至2015年9月,就职于中信产业基金金融市场部,历任金融工程研究员、传媒研究员。2015年11月至2019年12月,就职于北京泓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科技行业研究员、科技行业高级研究员。2020年6月加入中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其次,从他至今管理产品的任职回报来看,《壹财信》发现仅有转型动力和喜利回报勉强刚刚实现了正收益。以他最早管理的中加新兴成长混合为例,年内捕捉到了紫金矿业、中际旭创和新易盛等多只牛股,但问题在于配置的比例相对理性,第一大重仓股的占比从7.75%降至7.37%。

此外,无论是薛杨还是张一然,此前都是主要在和李坤元的搭档中一道征战二级市场的,目前来看似乎独自管理产品的长期业绩还要通过时间来检验,需要独自闯出知名度来!

上一篇:毛戈平转战港股:IPO前派息13亿 高毛利率曾遭两度问询
下一篇:中控信息招股书现重大差错更正,创始股东“空降”成大供应商

舆情

更多

多媒体

更多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