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2月13日电 13日,据国家发改委消息,12月11日,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健全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机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推进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持续推进种业振兴。坚持并落实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会议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政策取向
记者13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近日召开,研究部署2022年发展改革重点任务。明年在有效扩大消费、促进投资,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等的同时,还将重点做好能源、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工作。 根据会议,明年发展改革工作要重点把握六个方面。一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二是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着力在提
以特定倍速拍摄繁忙的立交桥可以发现,看似目不暇接的车辆流动背后,一切其实井然有序,这是枢纽的力量。 对应于中国经济发展高速路,资本市场正是要素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以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领衔的政策表述中部署,要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在注册制管辖范围即将扩围幕后,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枢纽功能的确定性提升。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今年首次
王青认为,着眼于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判断2022年目标财政赤字率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都不会大幅下调,有可能分别达到3.0%和3.5万亿元,较今年分别小幅下调0.2个百分点和1500亿元。考虑到今年已发未用的专项债资金结转因素,明年财政实际支出强度会比今年有所增大。 着眼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明年上半年货币政策边际向宽概率较大,有可能延续降准,必要时也会小幅下调政策利率。王青表示。 内需潜力大是我们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1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在讲话中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 会议认为,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十大信号 1.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二季度同比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5%;三季度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9%。市场机构有分析称,这一增速已低于潜在经济增速。 回溯看,2021年第三季度实际GD
受政府债券发行提振与直接融资回暖拉动,社融增量呈触底回升态势。人民银行昨日公布数据显示,初步统计,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6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86亿元。此外,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7万亿元,环比多增4438亿元,同比少增1605亿元;11月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5%,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从结构上来看,新增社融同比大幅多增,主要由政府债券和直接融资贡献。11月,政府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12月9日消息,为加强金融机构外汇流动性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1年12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到9%。
近期人民币汇率突破6.36阻力位,强势到达近三年半来新高位置,短期内的快速升值引发央行采取纠偏行动,年内第二次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将冻结外汇流动性,抑制外汇派生,有助于抑制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此次调升外汇存款准备金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预计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但当前正值企业年底结汇高峰,调整幅度或略弱于上一次,调整过后,后续人民币仍将面临出口强劲与美元指数走强两方面因素较量
12月8日,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1000亿件,这是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超1000亿件,标志着邮政快递业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近年来,邮政快递业持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产业融合日趋紧密,市场活力全面迸发,行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快递支撑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农产品(6.270,0.01,0.16
2021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其中,城市上涨2.4%,农村上涨2.2%;食品价格上涨1.6%,非食品价格上涨2.5%;消费品价格上涨2.9%,服务价格上涨1.5%。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9%。 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4%。其中,城市上涨0.3%,农村上涨0.6%;食品价格上涨2.4%,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上涨0.9%,服务价格
央行宣布全面降准之际,人民币(6.3444,0.0001,0.00%)兑美元汇率悄然继续走强。12月8日上午,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携手冲高,双双突破今年5月份高点,创出2018年5月以来的新高。 截至12月8日16∶30日间收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收报6.3535,较上一日上涨143点。尽管人民币汇率近期无碍美元指数(96.0058,0.0474,0.05%)走强,上演一波坚挺升值的独立行情,但人民
继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后,12月7日,央行再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地方监管机构处获悉,人民银行决定,自2021年12月7日起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下调后3个月、6个月、1年期再贷款利率分别为1.7%、1.9%、2%。 民生银行(3.900,-0.02,-0.51%)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继全面降准后,央行又下调了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将发布11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预测,11月份CPI将同比上行,PPI大概率同比下行。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食品方面,11月份猪肉价格出现明显反弹,一方面是由于冬季到来,猪肉消费需求回升,另一方面是由于生猪繁育有减少倾向,供给格局有所转变。另外,瓜果蔬菜价格也随着天气
12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据《南华早报》报道,欧盟将于8日公布一项反胁迫草案作为贸易武器。针对中国等被其认定存在经济胁迫的国家,加收关税、使用配额或交易许可证暂停市场准入,以及限制公共采购项目和投资市场准入等。有记者就此询问中方评论。 赵立坚表示,中国从不搞单边制裁,长臂管辖,从不无故、无理打压外国企业。经济胁迫、经济霸凌的帽子,无论如何也扣不到中国头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12月6日消息,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奋力完成改革发展艰巨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发展,
国家统计局关于2021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 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2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分别如下: 一、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7632千公顷(176447万亩),比2020年增加863千公顷(1295万亩),增长0.7%。其中谷物[1]播种面积100177千公顷(150266万亩),比2020年增加2213千公顷(3320万亩)
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企业融资行为已逐步恢复正常。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从金融管理部门和多家银行了解到,11月房地产贷款投放在10月大幅回升基础上,继续保持环比同比双升态势,初步预计同比多增约2000亿元。另据Wind数据统计,11月房地产企业境内债券发行金额471亿元,环比增长84%。 房地产贷款投放明显改善 中国证券报记者此前了解到,10月,房地产贷款投放较9月明显放量,环比多增超过1500亿元。其中,
适时降准,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对于决策层释放的政策调控新信号,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发挥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稳增长的作用正当其时。 专家表示,降准有助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金融机构资金结构,从而引导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从时点上看,新一轮降准可能在12月中旬或岁末年初落地,或为全面降准并置换部分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