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情况。据介绍,“五项管理”政策出台后,在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方面管理成效初显,全国98.7%的学校建立了睡眠状况监测制度。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猪肉消费国,猪肉消费约占到我国肉类消费的六成,“猪周期”已成为影响人们吃肉幸福和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证券日报》记者日前就“猪周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12月24日,首届“千兆城市”高峰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韩夏在致辞时表示,截至今年11月,我国5G基站超139.6万个 ,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4.97亿户。
人民网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王震)12月24日,宋都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俞建午于12月22日收到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被没收违法所得3679万元,并被处以三倍罚款1.1亿元,合计罚没金额达1.47亿元。
人民网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李楠桦)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是城市发展运行的重要基础保障,一头连着企业生存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冷暖。今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全国范围开展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专项治理,聚焦水电气暖领域政策要求不予落实、落实政策“变通走样”、没有政策“自立名目”等突出问题,加大执法力度。
据20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今日材料》上的论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世界上最长的柔性纤维电池。这种可充电锂离子电池长140米,可编织、可洗涤,将来可为基于纤维的电子设备和传感器供电,甚至可用来制造几乎任何形状的3D打印电池。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有力提升了我国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要杜绝农机购置骗补、套补行为,确保国家资金安全和农民利益不受损失,必须加强监管工作力度。同时,各地要加快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兑付,充分保障农民和企业合法权益,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模糊不清的竞争界限,捉摸不透的审批尺度,让本应“同气连枝”的两家企业“兄弟阋墙”
知名小家电品牌苏泊尔(002032,SZ)推出“1元股权激励”计划后,备受投资者关注,深交所也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该方案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问题。
12月22日晚间,中国恒大(03333.HK)发布公告称,针对本集团目前面临的风险,中国恒大集团风险化解委员会正调动广泛资源,并将积极与债权人保持沟通,努力化解集团风险,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承诺将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自主贡献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十四五”开局年的2021年,“双碳”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从顶层设计到财税、金融等保障措施,从工业、能源、交通运输等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到发展绿色能源、低碳交通等工作,都在陆续推进。
2021年6月开始,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申报后,屋顶光伏按下“加速键”,新增装机规模首次超过集中式光伏,成为光伏新增装机主要来源。然而,好景不长,11月1日,河南邓州市发改委发布通知,暂停全市范围内利用自己屋顶自行投资的屋顶光伏项目工作。除邓州外,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0个县市暂停光伏项目备案。短短数月从启动到暂停,屋顶光伏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引发社会争议。
12月16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强化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业内专家和相关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知》有助于推动银行转变信用卡业务发展方式,有利于加强风险管控,进一步强调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将为营造健康、有序、可持续的行业发展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22日获悉,农业农村部近日制定印发《“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创新提出构建“2+4”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生猪、家禽两个万亿级产业和奶畜、肉牛肉羊、特色畜禽、饲草四个千亿级产业。到2025年,全国畜牧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奶牛、生猪、家禽养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电话里再三确认3万多元工资发放到账后,刘学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历时近一年,她终于为这些江苏女工要回了血汗钱。
随着元旦假期来临,周边游再次变得火热。12月22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多家OTA处获悉,最近已经有不少游客规划好行程,准备开启跨年旅行。根据途牛发布的元旦前后旅游消费趋势报告,今年元旦前后,周边游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相关旅游产品预订人次占比达49%。同时,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截至17日14时,火车票当日出票量较16日环比增长超过两成。与此同时,各OTA的抢客大战也逐渐拉开了序幕。
“我爱我家”因违规代理出租保障性住房被处罚,“巴乐兔”平台违规出租共有产权保障住房被查,银川市住建局终止出租公租房承租人的保障资格……近期,全国多起保障房违规转租转借行为遭查处。
西安出现多例出血热,冲上热搜。随后,朋友圈等社交媒体开始传播吃草莓会得出血热的谣言,而后“专家辟谣吃草莓会得出血热”也冲上了热搜。还能不能安心吃草莓了?来听江苏疾控专家怎么说!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寒冷的冬天,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吃火锅时大家都爱点什么呢?牛肉、羊肉……必不可少的还有各种肉丸,但您是否想过,吃到的低价肉丸原料究竟是什么做的呢?
商家追求新技术的应用,这是“好经”。这样的“好经”,不应也不能念歪。餐饮点餐开发者应及时自查并整改,以便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点餐体验。